第27章(第2页)
4通过电台、电视、媒体进行宣传造势。
5开卖。
看起来很轻松,在细分下来里面的说头就多了。
有的大牌歌手的专辑,邀请名家写歌作曲,知名音乐制作人操刀歌曲录制,每首歌都配有v,单单专辑制作成本就不下百万。
之后的发行售卖,更是几十万的备货,铺货渠道涵盖全国各大城市的音像店。
电视、广播、纸媒轮番轰炸,各路大咖纷纷出来助威站台。
歌迷翘首以盼,盗版商虎视眈眈,一张专辑可谓牵动无数人的心神。
相比之下,像曹轩这样的新人歌手,待遇就相当寒酸了。
蒋月虽然看好《一万个理由》,但出于谨慎,以及蓝启仅剩的那点家当,还是不敢放开了备货。
经过和曹轩以及韩启的讨论,决议第一批货刻录20000张磁带和5000张cd光盘。
在曹轩毫无名气的情况下,没有音像店愿意花金真金白银进货的,所以蓝启就请音像店代卖。
他们给这些分销的音像店规定好零售价,磁带5元一张,光盘8元一张。
音像店卖不出去,他们回头把货撤回来,卖出去了,每张磁带蓝启拿35元,光盘55元,余下的是音像店的利润。
多了不敢说,这25000张磁带光盘能卖出65%,蓝启的本算是回来了,全部售罄,则是小赚一笔。
……
不久之后,曹轩很快就从蒋月那拿到了自己单曲的实体样品光盘。
说是单曲,但实际上这张光盘一共刻录10首歌,算是个杂牌专辑。
没办法,一首歌卖不上价。
现在的人穷,就喜欢实惠的,要真一张专辑放1首歌,他总觉得亏,但若是在加上9首凑数的,别管质量怎么样,量到了,他就愿意掏钱。
所以一般的唱片公司,都备有几十首这种冲量的“工具歌”,方面随时打造一个杂牌专辑。
虽然一同刻录了10首歌,但宣传重点还是以《一万个理由》为主。
光盘和磁带的包装,满满都是《一万个理由》的名字,以及歌词和歌曲介绍,还有一张曹轩前两天专门拍的宣传海报。
这是蒋月特别要求的,她觉得曹轩长得帅,有利于单曲销量。
对此,曹轩只能夸她一句有眼光了……
整个包装封面,《一万个理由》占据了95%,剩下的5%犄角旮旯,9首“工具歌”挤在一起,特别可怜。
曹轩分别听了一下磁带和光盘。
蓝启没有为了省钱而粗制滥造,音质相当不错,播放非常流畅,没有出现什么卡碟卡带的瑕疵。
曹轩专门向蒋月预定了20份单曲光碟,回头家里的父母寄去两张,剩下的留着送人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