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京城娱乐信报》发出头版头条,将曹轩称之为“97年夏天赠予华语歌坛的惊喜”。

这个说法得到了一些人的抵制,觉得太过誉了。

但有人也表示支持,曹轩一首单曲的销量,甚至超过了很多二三线歌手,在这个唱片时代,没有什么比专辑卖得好更有说服力。

但不管是支持或者反对,所有人都必须承认,内地歌坛又出现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蒋月干劲满满,四下联络,准备趁着曹轩正当红,多接几个商演。

托现在《一万个理由》正炙手可热的福,蒋月没费什么力气,就给曹轩联系到了三个活。

一个新公司开业剪彩,上去唱两首歌,出场费3万。

津市下属的一个区某单位办晚会,出席两天,出场费5万。

社区义演,这个没钱,但是有京城电视台报道,刷脸+巩固人气。

其实以曹轩现在的热度,商演邀约远不止这些,但是曹轩谨慎,宁愿少赚钱,也挑稳妥踏实的来。

这年头治安不算好,特别是地方上龙蛇混杂,刘天王都被社会人扣过,别说他一个刚红歌坛新人了。

所以,曹轩让蒋月推了外省除官方外所有商演和活动,暂时仅在京津冀一带活动。

不过即使如此,短短几天就入账数万,也让曹轩明白为啥艺人们拼了命的想红。

红了真是赚钱啊!

第二十二章一首歌换一套四合院?

1997年8月31日,前英国王妃戴安娜魂断巴黎。

关于这位“人民的王妃”的死亡真相,外界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一直持续了几十年。

那位七十年的大英老太子,在英国不得人心,一小半原因都是因为戴安娜。

中国国内也有新闻报道了此事,但没多少人在意,在互联网还没普及的情况下,大部分的老百姓哪认识什么英国前王妃啊。

恐怕不少连英国是君主立宪制都不知道……

曹轩也不关心,接了几趟商演,他手里的钱活泛了些,马上骑着自行车满内四城寻摸着买四合院,还托蒋月帮忙打听。

蒋月对他的做法很不解。

97年正值商品房最受欢迎的时候,大部分的京城人,特别是年轻人都想住楼房,告别乱哄哄的大杂院。

曹轩却反其道而行之,放着时兴的楼房不住,反而花钱去买除了老人没人爱住四合院。

对于蒋月的疑惑,曹轩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只能冠以个人爱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