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2页)
可每每苏洵安一出场,又似一记重锤砸下,敲得他们神魂分离,被迫抽离出来。有苏洵安戏份在的捕罪,跟没苏洵安戏份在的捕罪,俨然两个世界。
这部剧是好剧,也是一部火剧,却跟苏洵安没关系。
非要说有什么关系的话,可能是拖后腿的关系吧。
该名叫“邪猫追大剧”的影视博主,还一针见血地指出:【《捕罪》口碑下滑确实不止苏洵安一个人的原因。
前两集男一号余恒演技本来还可以,路人感极好。可从第三集开始,每每与苏洵安对上,余恒就像一个机器人,忽然想起了什么,被迫收敛自己的锋芒,导致本来可圈可点的演技,变成了平平无奇、普普通通、没有了任何亮点。
两个人出现在屏幕里,好像小学生过家家,菜鸡互啄。男一号跟男二号双双拉胯的剧,口碑下滑是注定的事。】
这个言论甚嚣尘上。
余恒看到了,他的心情复杂,还不是苏洵安带资进组,导演乃至整个剧组都嘱咐他让着苏洵安,不要去飙戏。
如果他飙戏,苏洵安接不住戏,无限的ng下去只会拖延剧组的拍摄周期,苏洵安的粉丝也会不满,认为他是前辈,居然用演技碾压新人。
余恒过分压抑自我的后果,就是变成束手束脚、没有自我。他后悔了,能拿出十分的实力,为什么要隐藏五分去照顾后辈,落得一个全网嘲的下场。
如果有回溯时间的机器,余恒一定从进组第一天起,就用演技把苏洵安狠狠碾压。
苏洵安看到了这些舆论吗?
他当然看到了。
电视剧热播时,他正慢条斯理地端起红酒杯庆祝,自以为一切胜券在握,他坐等流量名利双双爆炸。
结果一看到铺天盖地的反馈,他整个人目瞪口呆,像是被人掐住了喉咙再扇了几个巴掌,脸色涨得通红。
他神经质般浏览完了所有骂他的言论,手里捏着高脚杯,气得将杯子摔到墙上去,恨不能破口大骂道:这怎么跟书里的剧情不一样?
在书里,《捕罪》这部冷门刑侦剧,一开始表现并不抢眼,淹没在无数电视剧中。直到第十集才上热搜,真正实现“低开高走、一路逆袭”的神话。
苏洵安不理解的地方就在这里:这辈子在他的强势带领跟通稿营销下,大波追星女孩和纯路人纷纷涌入,《捕罪》的收视率和评分一开始就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各种数据极为亮眼,口碑持续发酵,前两集就上热搜了,成为一匹黑马的时间远比书里还要早。
按理来说,不应该比原书表现更好吗?
怎么变成了高开低走了?
而且他跟余恒两人不该因为“搭档cp”火得一塌糊涂吗,怎么收获了一地骂声?那他费那么多辛苦,费那么大心思演这部剧做什么?
苏洵安一边按捺不住心头的愤怒,一边百思不得其解,疑惑、焦虑、惊惧等情绪在这个夜晚折磨着他。
他手里摁着遥控器,固执地寻找原因:是不是剧组恶意剪辑了,还是余恒这男一表现太不争气拉胯了,难道是道具不够精美?
他搜寻了一圈,却始终没有找到主要原因。
直到第七集开播,寒冬一般的口碑忽然回升、评分短暂上升,苏洵安欣喜若狂,想看看是什么原因,却在大屏幕上,看到了一个他不敢置信的身影。
那熟悉的眉眼跟口罩,苏洵安眼神微微吃惊——居然是明铮饰演的角色登场了。
随即他发现明铮的戏份不是一个龙套,戏份有点多后。
苏洵安像踩到了尾巴的猫跳了起来,一脸震怒!
为什么?
因为在他这辈子精心编排的人生剧本里,明铮是他的替身,一个替身怎么能担任重要角色,甚至越过正主的风头去?
这不是把他这个先知的脸面往地上踩吗?
经纪人徐郝还不知道,自家艺人手里紧攥着遥控器,身体颤抖,正竭力克制着几乎要失控的怒气,他感叹道:“这个演员演得好,拯救了一波口碑。”
苏洵安冷笑道:“一个人的力量哪有那么大,你收了他钱吗,少给他脸上贴金了。”
徐郝想了想,是有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