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木工坊的收获(第3页)
见进来的,是自己的东家李原。
脸上温怒的表情瞬间消失不见,连忙换上了谄媚的笑脸。
“东家,您来了。”
“这里一切安好,手下这些学徒工匠都很勤勉。”
“东家您放心。”
这个小老头便是这木器坊的大匠,谢木匠。
李原没说话,只是背手在小院中转了一圈,现还不错。
木工坊中分门别类的堆满了纺织机的各种零件。
学徒工匠们正认真的打磨着这些木制配件。
一部组装了一半的织布机,放在小院的正屋中。
李原过去检查了一番,现做工很是仔细。
角落里还有两部拆开的织机,看样子是运过来维修的。
麻纺工坊每日里女工三班倒做工虽然麻布的产量惊人,但对织机的磨损也是非常大。
幸好有这个木工作坊负责织机的维护,损坏的织机可以及时修理。
这木工坊中除了大量的织机零件。
还有一些打造的桌椅板凳木床等家具,很多都是村民订购的。
兵户们手中有了银钱,对家具的需求也高了起来。
此外,在木工坊的库房中囤积最多的,是一捆捆的加工好的箭杆。
见李原对箭杆颇为感兴趣。
那谢木匠连忙走了过来,献宝一样讲述着箭杆的生意。
原来这箭杆各处需求都很大。
现在青原县匪患不绝,各个村寨都在囤积箭矢。
这箭杆又是消耗品,加工好之后,通常一般只能保持一两年不变形。
督军府更是大批采购,所以价格一直不错。
在大梁,一支普通的羽箭价格在八十钱左右。
箭杆的收购价格在三十钱到四十钱之间。
而制作破甲箭的重箭杆则价格更贵,甚至能达到一百钱。
东乡村附近的木材资源很是丰富。
又有小夏的父亲姜伯,源源不断为李原的工坊提供木材。
最关键的是,李原随手明的旋刀。
这是一种借鉴了后世旋床结构的简单机械。
只要将分切好的木条送进去,在旋刀的快销切下,很快就可以制成箭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