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页)
赵淳喻没想过,他念的是金融专业,反倒是附带的计算机知识赚到了钱。
&ldo;小赵,你念的那个金融系,教票吗?&rdo;
赵淳喻:&ldo;……没有这门课。&rdo;
金融学大到国际货币政策,小到企业营收财报,还包括投资证券,和股票属于沾亲带故的关系。
也有许多学哥学姐是证券从业人员,规定就是不允许炒股。
&ldo;听说股票买好了,可以挣好多钱,我想你要是会,能教我买一买。&rdo;
赵淳喻中肯地道:&ldo;股票有赢有亏,不好买。&rdo;
靠炒股发家的人当然有,但大多都是赔钱的散户。
李老板这几年手里赚了点钱,就想着干点什么,自己的老本行肯定是要好好搞的,剩余的钱想做点投资。
&ldo;那你说像我这种情况,买股票好还是买基金好?&rdo;
赵淳喻学的就是金融,他便想问问赵淳喻的意见。
赵淳喻想了想,说道:&ldo;如果擅长自己经营股票,当然是股票,更灵活,如果是没时间打理,或者不懂的话,可以选择低风险的基金,赚的少,赔的也少。&rdo;
&ldo;回头小赵你帮我看看。&rdo;
赵淳喻手里没有闲钱,只有欠款,没实力去想这些。
他不像有些人会孤注一掷,有点钱立马想翻个几倍,在赵淳喻看来,那些人就是在无底豪赌,很容易撞得头破血流。
李老板信任他,他自然要帮着参谋一下,顺便积累一些经验。
忙到晚上七点多,赵淳喻的手机响了,他双手端着机器没有办法接电话,等忙完了手头的活,李老板和客人结算,赵淳喻洗了一把手,翻开来电记录。
电话是老房子的租户打来的,赵淳喻跟李老板说了一声,先走了出去,拨通电话。
&ldo;你好,我是赵淳喻。&rdo;
&ldo;赵先生啊,我是老蒋,你家亲戚来了,可凶的哦,一直嚷嚷着你不来就不走。&rdo;
&ldo;不好意思,你让她稍等一下,我还有半个小时结束,完事了就过去。&rdo;
跟着李老板又跑了一个活,赵淳喻说明了一下原因,打了一辆车就往老房子赶。
上车时,司机皱着眉吸了吸鼻子,赵淳喻注意到了他的小动作,便闻了闻自己的长袖卫衣,是沾上了点味道。
另一头,潭风生正在请刘遣吃饭。
两人挑了一家湘菜馆,点了一个干锅,几道炒菜,喝着啤酒。
喝着喝着,潭风生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赵淳喻,也不知道这么晚了,他吃没吃饭。说起来也怪,前几天他喝得醉生梦死,一点不想赵淳喻的事,反正他晚上会来接他,或早或晚都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