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第25章 朱纯臣的罪证(第1页)
成国公的第二项罪名是偷税漏税。
他的偷税漏税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动摇国本那种。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朱纯臣作为一等国公霸占的土地太多了!
勋贵手中的地有两种。
第一种是历代皇帝赏赐给他们的,这种地终身免赋,可以光明正大的不交税。
第二种是勋贵利用各种手段从普通百姓手里夺来的。
这种地是要正常交税的,否则国家的财政就有崩溃的风险。
沈战提交给崇祯的密报中是这样写的:
成国公朱纯臣名下共有耕地14万亩。
其中4万亩为皇家赏赐,另外10万亩全是朱纯臣私占的。
这10万亩被强行霸占的田地连一个铜板的税都没交过。
这种状况持续了整整十六年。
为了方便崇祯理解,沈战直接把朱纯臣这16年偷税漏税的总额贴心地算了出来。
八十万两银子!
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小数目。
如果大明的勋贵们都向朱纯臣这样干,每年少交的税款至少有几百万两白银。
实际上众勋贵就是这样干的。
崇祯末期全国一年的税收才多少,区区300万两白银!
国家定下的征税计划是2000万两白银年,实际上只能收上来300万两。
大明的崩塌始于财政的崩塌。
请问少收的税都去哪了?
第一,藩王拼命占地但是不交税。
第二,勋贵拼命占地但是不交税。
第三,士绅地主拼命占地但是不交税。
第四,江南商贾富可敌国但是不交税。
这些有钱人全都不交税朝廷的官员们能同意吗?
答案是官员们同意,因为他们参与了分赃。
从上到下所有的人都在压榨底层农民。
底层农民的税率从二十五税一逐渐上涨到十税一。
随着军费开支的增加又涨到了五税一,三税一。
当农民的赋税标准涨到十税六的时候他们再也活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