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第1页)
孟淅只顾着喜悦,倒是没听出来孟杳话中的深意,满面笑容的回道:“又怎会强人所难?”
“阿姐这是为淅儿好,督促淅儿渐进呐!”
孟杳点点头:“如此甚好,莫要因着心里惦记阿姐,再委曲求全。”
自己上赶着要走的路,日后就是跪着,都应当自己走完!
孟淅往孟杳身边挪了挪,亲昵的挽住孟杳的胳膊,将脑袋轻轻的靠在孟杳的肩膀上,似是遗憾的呢喃:“少时,是我偷懒未好好学习琴艺,如今,真是悔不当初。”
是啊,悔不当初的并不是未学琴艺,而是不知晓,前方富贵真真是迷人眼。自己生的并不比阿姐差,为何要与武铎那类莽夫结缘?
若是放在原来,孟淅这番亲昵的靠在孟杳肩上,她也必会轻轻的将脑袋歪过去,贴着她,再说上几句姐妹间的体己话。
而这一刻,孟杳有的,唯是厌恶。
厌恶这番演出来的姐妹情深,实则满是口蜜腹剑!
接下来的几日,孟淅果真勤勤恳恳,每日都到孟杳院中来。
在习艺做事上,她虽然不抵孟杳聪慧踏实。可这一次,也算是足够用心。
毕竟,能让她走到淮王面前的机会不多。
这次,尤为难得!她定要好好把握!
她认真听取孟杳的讲解,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凤鸣九霄》的弹奏,只期待淮王召她入宫的那日。
崔氏在听闻这件事时,凝眉不解,这女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自己辛辛苦苦练来的独门技艺,又怎会心甘情愿的教与她人?说她木讷,还真是脑子不灵光。
不过,也倒好,算是帮自己多了一重准备。
古有娥皇女英,今她府中又如此双璧。日后,说不定也能成为一段佳话。
在孟淅的期待中,宫中终于来了人。
不过,不是传人去宫中弹奏《凤鸣九霄》。而是宫中乐人新得一乐谱,在演奏上总是不能让淮王满意。
于是,前来邀孟杳到宫中指点一二。
这消息传到孟杳院中时,孟淅正在她房中练习《凤鸣九霄》。
宫人的话,一字一句的落到她耳中。孟淅听着,面色愈发寒冷,到最后甚至于有些发白。腹中满是不甘,自己究竟是哪里比孟杳差?
同为丞相嫡女,自己虽然不抵姐姐秀美端庄,可在旁人眼中,也是神采端静,貌由绮丽。
况且,自己尚比她还要小两岁。
若说唯一的遗憾,便是父母的有意举荐,全是在孟杳身上,自己才失了见淮王的机会。
想到这里,孟淅心中愈发忿忿不平。
待传消息的人离开后,孟杳余光瞥到了孟淅难捱的面色,可她全当不知,继续在暖阳下,惬意的翻看着手中的书卷。
孟淅的心思,她当然知晓。不过是苦练了这么多日,也想要在淮王面前一展风采,届时,说不定能博得君心。
这结果,孟杳也是求之不得。
你苦苦寻的,不过是我厌恶不要的,拱手相让,何乐而不为?
可这邀请,不能孟杳主动提回来!
孟淅的性子,她最是清楚,若日后有何不满,会将过错归咎于自己,说是自己将她推入火坑。
所以,孟杳在等,等她有求于自己!
日后,哪怕是踩在刀尖儿上,她都不能向自己喊一声疼。因为这是她处心积虑,自己抢来的!
沉默半晌,孟淅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紫檀五弦琵琶。抬眸看了看软榻上,正在读书的孟杳,而后缓缓起身,徐步走到了软榻小几的另一侧。
“练久了,喝口茶休息一下,欲速则不达。”说着,孟杳给她斟了一盏碧螺春。
“谢阿姐~”孟淅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儿。
见孟杳好一番闲情逸致,继续翻阅着手中的古籍,心中的不瞒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