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论(第1页)
江留青还有几分犹豫。
江生知晓他的德性,又追着打了一棒槌。
“旭哥儿十五岁就中了案首,前途不可限量。
“母亲过世,他遵循母亲遗愿不远万里去蜀中寻亲以尽孝道,归来必定还是要进学的。
“若是将来一朝高中,你和月儿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刘氏奸猾贪婪,臭名昭著,你忍心让旭哥儿和月儿受她辖制,被她拖累吗?”
江留青脑子清醒了一点,连忙摇了摇头。
江生清楚他耳根子软,不是刻薄的人,叹了口气,还是劝慰道:“刘氏就是为仆为妾,您难道还会虐待她吗?您待旭哥儿和月儿慈爱,又碍不着刘氏什么。”
又知晓自己这位三叔最信先生和书上的话,便接着说下去:“书上说,求仁得仁,又何怨。
“她不过是想进江家的门,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了,名分于她,于刘家人来说又有什么要紧呢?
“他们若是在乎,好好上门来说,咱们家又不是不讲理的人家,难道还会将人拒之门外吗?
“可见刘家不在乎这个,否则,等着咱们三媒六聘岂不风光,何至于这样不明不白地就把人丢进来了?”
连喜服红烛这些东西都是自带的,这可真是够不要脸的。
——
江留青点点头,不再说话。
他觉得自家侄儿说得很有道理。
他要是娶了刘氏,刘氏就成了月儿的继母。
他要种田种地,要做活卖货,又不能时时在家看着,刘氏要真是想了法子欺负月儿,月儿一个小孩子又能怎么办。
可要是他不娶刘氏,刘氏没个正经身份,就是想欺负月儿,也得掂量掂量。
于他而言,他自认不是刻薄的人,可不会因为她没有名分就虐待她。
再者,没有名分,时日久了,说不定刘氏也就冷了心,愿意离开这里,另寻出路了。
这的确是个能两全的好法子。
怪不得妻子教月儿读书时总说“人从书里乖”,看生哥儿从五岁开蒙到现在,也不过读了十年书,却能将这样弯弯绕绕的事分析得清楚明白,确实是了不得。
当下一家人敲定各项事宜。江生自去交代母亲和大伯母。
江留青见他很有主意的样子,便也将诸事托付,一直提着的心也稍稍放下了。
——
第二天一早,江生就和自家爹娘,二叔二婶一起上了刘家的门。
正是农忙时节,刘家人正要出门劳作,看见这几人过来,心里不由一慌。
但看他们没带着自己闺女回来,又稍稍放下了心,让几人进院里说话。
“什么?你要我闺女做妾?还要签卖身契?不行!我闺女不做妾!”
刘婆子一听几人的来意,当下就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