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第1页)
江衔月并不知道她爹想着把她嫁出去,没了刘氏在家里叨叨,她耳根子清净许多,每日里做做绣活和家务,比刘氏在家时还要悠闲。
时已春分,春气发生,土脉润泽,正是耕耘的好时节。
江衔月看太阳快升到头顶了,就去灶房准备做饭。
比起村里人,江家日子要好过得多。
江家坳之所以叫江家坳,就是因为最初在此定居的人家是江姓,那也不知道是多少代人以前的事了。
如今江家坳还叫江家坳,江家人却并不多,到江衔月祖父那一辈,江家也只剩下四房人。
大房在江衔月大爷爷那一辈就没了子嗣,如今已经没人了。
二房是江衔月大伯江留芳一家。
江留芳娶妻李氏,膝下只有一子江生,在从兄弟里排行老二,如今二十二岁。
他十六岁的时候就同江衔月的胞兄江旭一起参加院试,双双中了秀才,如今正在清源县所属的温陵府府学读书,准备参加今年的秋闱。
三房是江衔月三奶奶张氏一家。
张氏膝下有两子。
大儿子江留善行二,娶妻陈氏,育有两子。
长子江海二十五岁,在江衔月这一辈里排行老大,于四年前娶了离江家坳不远的赵家湾的赵氏,膝下已经有了一个三岁多的儿子玉郎。
次子江涛,十六岁,行四。
三奶奶的小儿子江留春只比江海大了月份,也是四年前娶的媳妇,他妻子姓吴,两人膝下还没有子嗣,三奶奶近来常为这事发愁。
四房就是江衔月家。
江衔月的父亲江留青十七岁的时候娶了江衔月的母亲程立雪,次年就生下了行三的江旭。
江旭七岁的时候,程氏又生了江衔月。只是她身体不好,在江衔月八岁上头就去世了,至今已有六年。
江旭也在她去世后不久,离家出走,迄今音信全无。
至于刘氏,她在江家忙于治丧之际被刘家人不明不白地送上了门,五个月后就生下了儿子江六,至今未上族谱。
刘氏在家做闺女时风评便不好,到了江家更是刁钻油滑,好吃懒做,每日里不是走东家就是串西家,到了农忙时节,更是连人影也不见一个,家里的活计就都落在了江衔月身上。
江衔月不指着他们过日子,也从不将他们母子放在心上,她想着昼食要做些什么,手上不停,利落地做好了饭菜,拎着给江留青他们送去。
——
江家田地多,每房都有三十多亩良田。
但二房和四房因为人少,便把大部分田地都租给村里人耕种。
因家中出了两个秀才,这百来亩田地都是免税的,收的租子也不高,所以村民都乐意租种。
江衔月家的田地就租给了村中的董姓人家。
董家人多,半大小子更多,就是租了二十来亩田也堪堪够一家人嚼用。
董家长辈厚道,董家长子董来富跟江留青交好,所以每年农忙时候,宁可自家地里不管,董老头也会让董来富带几个孙子来□□忙。
江留芳有些不好意思。
三房和四房家里都有牛,二房没有,江留青帮衬他,每年春播都是和他一起干的,这本来就是他占了便宜。
董家人过来帮忙,忙完了江留青家的,直接就去他家田里忙活。
但是他们家的田早年就租给了李家,那是他媳妇的娘家同族,血缘虽淡了,也是沾着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