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第1页)
这一宿,或是真给吓着了。
楚晚宁虽平日里娇纵,却也深知此事非同小可。
夜间无论如何睡,一闭眼,总想着此事是否有人故意栽赃,还是真与她有关联。最后实在撑不住,才勉强睡去,可眠浅得似一层薄纱,稍有动静便支离破碎,醒来时天还未亮。
烛火微弱,映得屋内一片昏黄。
她起身望向旁边大床睡着的姜衢寒,见他睡得深沉,却脸色不佳,便下了榻,赤足踩在地板上,走到床边伸手覆在他额间。
所幸,并无发热。
她心中思绪纷乱也睡不下了,穿好鞋子,简单梳洗几下,打算去清水镇看看。
才刚打开房门,却见有人提着食盒站雾里看花。见有响动,他匆匆上前,才看清来人是顾青山。
正好,有他在,也不愁着自个要去面对死尸了。
欲将心中想法道出,顾青山却抢先一步安排好马车,还细心将食盒递给她,让她在马车内填填肚子。
奇怪,他怎知她想去清水镇?
问他,他不言,只一味地驾车。
从黑松镇去往清水镇只需半个时辰,只是走得崎岖,磕磕绊绊的,简直是不断地走上坡路。
天也阴沉沉的,看似要有一场大雨将至。
途中掀帘往外瞧,见得最多的莫过于村民锄开农田的梗,又忙着清理河道,仿佛下一刻要面临不得了的事一般。
而清水镇这边,村民略显兴奋异常,家家户户垒埂储水,和黑松镇的紧张全然不同。
顾青山解析道:“黑松镇地势低,每年大雨滂沱时总会引发洪涝。清水镇地势偏高,若非遇到雨季,庄稼很难长成。”
这不正是应了那句‘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嘛。
两者之间,仿佛天意弄人,一个饱受水患之苦,另一个却因缺水而艰难求生。
楚晚宁不禁感慨万千,若是能将两地的劣势互补,或许能解了这多年的困局。
她沉吟片刻,抬眼看向顾青山,问道:“你觉得两镇之间开凿一条水渠,将黑松镇多余的水引至清水镇,是否可行?”
顾青山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公主高见。此事若能成,必是造福百姓的良策。不过,河流相通,得先勘察其他城镇的地形,若贸然实施,恐会给其他百姓造成不便。”
楚晚宁愕然,料想不到顾青山竟是个心思如此缜密之人。
她本以为他只是个武艺高强的暗卫,未曾想他对水利工程也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她微微颔首,眼中多了几分欣赏:“青山大哥所言极是,此事确实需从长计议,是我考虑不周。”
顾青山见她态度谦和,又因一句“青山大哥”的称呼,心中赫然生出一丝暖意。他自幼忙着习武和讨生活,鲜少与人亲近,更别提被养尊处优的公主如此亲切地称呼。
此刻,他竟觉得自个耳根烫了起来,“若公主信得过,属下愿亲自带人前往其他城镇勘察地形,为公主分忧。”
楚晚宁唇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有你相助,此事便多了几分把握,只是此行辛苦,你得多加小心才是。”
顾青山抱拳一礼,神色坚定:“属下定不负公主所托。”
两人相视片刻,心中抱负皆明了。
楚晚宁觉得,此事虽难,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若能成,不仅解了两镇之困,更能为百姓谋得长久之利,也不枉她曾享天下之养。
-
清水镇的义庄到了。
楚晚宁掀开车帘望去,只见几间古朴的泥砖房静静矗立在暮霭中。
院门上方悬挂着一块斑驳的匾额,上书“义庄”二字,笔力苍劲,却因年久失修而显得黯淡无光。
她下了马车,脚步轻缓地走进院内,院内散发着一股夹杂潮湿泥土味的檀香,驱散了些许腐臭。
院中几棵老树枝叶稀疏,随风轻摇,发出沙沙的声响,似乎在低声和她诉说着什么。
顾青山紧随其后,警惕地扫视四周,“公主,此处阴气较重,需小心些。”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