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第2页)
他未曾见过,不知玄青皇帝此前是何模样,但太子以前每日跟随皇帝学习治国理政之法,此刻见了,心中悲恸,哭着叫道:“父皇为何如此?难道忘了昨日之言?”
昨日李肃真曾说,不让太子立刻即位,自己还要再做几年的皇帝。
明显他失言了,太子说着,便举起左脚,想要跨进去。
御座上李肃真吃力地抬起眼皮,大声道:“莫要进来!”
门外众人听得出来,这四个字汇聚了他全身的力量。
果然,这句喊完,便见他双目闭上,两手无力垂下搭在两旁的扶手上。
李敬涵愣住,抬起的左脚还未放下,却见到自楼台里飞出两道黑白相间的光带,瞬间从御座后穿过。
当光柱消失的那一刻,御座上的皇帝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具斜靠坐着的白骨。
而后呼啸的风起,在通往圆台的路上汇成一道急速旋转的旋风,旋风越转越快,并慢慢向御座方向移动。
待旋风的风眼将御座包裹时,门外的众人亲眼看到那具白骨随着旋风离开了御座,随着旋风的旋转和移动,来到虚空之上。
顷刻间,旋风消失,白骨与那闪着光的宝石掉落下去,发出“哐当”的声音。
好半晌,门外看到这一幕的所有人都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甚至连呼吸都低了很多。
南玄太子打破了平静,手指深深插入发丝之中,在中殿来回奔跑,哇哇大叫。
门后灯光慢慢消了下去,里面除了下方宝石闪耀着光外,又变成昏暗一片。
墙门自动关上。
李敬涵如失了魂,极度失落,眸中无光无神,喃喃重复着:“下一个便是我了,下一个便是我了……”
李长源转身瞧见南玄太子不顾一切跑出中殿,而身后跟着的李敬涵则是万分失落和沮丧。
此时身边的姜柔用手指戳了戳他,指着身前的石碑,“没有光了!”
李长源眸光看出去,果然黑字石碑上的光泽没有了,整个石碑一团漆黑。
出了中殿,奉常半弯着腰,向失魂落魄般的太子行了一礼,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道:“这是陛下托臣转交给太子的。”
李敬涵展信阅,其上写着“自朕承袭大统,夙夜难寐,太庙之中,宫禁深处,莫令朕哀。本欲苟且,奈何月衰,魔道翻涌,致犯宫阙,皆朕之过。朕随先帝,期封长久,盼儿早寻,以离桎梏。”
阅完,李敬涵仰天,手中信飘落在地,叹道:“人言天道有常,便是帝赴深渊,以求天下太平。”
南玄太子见他如此,心里顿时如五味杂陈,思考一番后,上前对太拱手一礼,道:“不期玄青皇室竟处于‘鸟笼’之中,纵然身为皇帝,也难逃那悲苦结局。南玄疆域已是广阔无边,与玄青理当重修于好。这便告辞,勒回兵马。”
李敬涵见他转身离开,如救命稻草折断一般,慌忙叫道:“南玄太子且留步,如今父皇已驾崩,我情愿将玄青拱手相让。”
南玄太子头也不回,脚下走得更快了,手向后一摆,大声道:“多谢玄青太子好意,本太子无福消受。”
见他消失在视线外,李敬涵缓缓转身,对奉常和随行人员道:“乞告天下,隆昌皇帝身染沉疴,于今日龙御归天!”
哀示即出,太子放声恸哭,哀嚎声响彻整座皇宫。
隆清殿,宰相搬来一把太师椅置于大行皇帝柩前,转身扶起仍跪地痛哭的太子于太师椅上坐下,再来到太子面前,率群臣行三跪九叩之礼,口中齐呼“臣等参见皇上”,被群臣拥立为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