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征漠北封狼居胥(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朱标:“……,所以,允炆的政绩就是胡乱改革,无故削藩?”

康熙:“倒也不是,他的主要政绩是逼死叔父。滑稽jpg。”

朱元璋:“……”

朱允炆:“……”

大明。

朱元璋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允炆输得不冤啊。

这井田制是两千多年前周朝时期的田亩制度,一直被儒家所推崇,直到秦国的商鞅废除了井田制。

而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汉的时候,自诩大儒的王莽就曾经恢复过井田制,田租几乎都流向了贵族的腰包里,百姓贫苦、国库也日渐空虚。

王莽也因倒行逆施,胡乱改革的恶劣影响而亡国。

朱元璋眉头皱的可以夹死一只苍蝇,他也想不通,有王莽的前车之鉴,朱允炆为什么还要实行井田制?

他想起自己曾经无意中摸了一下朱允炆的后脑勺,然后发现这位长孙的后枕骨上有块软骨,或者说有块空洞。

他捋着胡子暗自寻思,难道说这孩子真的脑袋有问题?

他抬头瞄了一眼长子,嘴巴开开合合,到底没忍心告诉他这个真相。

可他心里却有了别的想法,要是朱允文再这么胡乱改革下去,大明迟早要出事儿,说不定就得二世而亡。

而朱棣发起靖难之役,确是实实在在的挽救了大明。

这一刻他对出朱棣篡位自立、造反称帝的行为也没之前那样抵触了,老四可是挽救了大明呢!

看着大家都在积极补充朱允炆的光辉政绩,柳洹无奈的笑了笑,这朱允炆简直让人无语。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朱棣登基后的所作所为,看看他和朱允炆两人,谁才适合作明太宗。】

【朱棣在位期间,一改朱元璋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的先例,逐渐设立了内阁制度。这项制度既避免了因为皇帝昏庸无能、享乐怠政而导致政府不能顺利运行的窘迫,又避免了由于皇帝乾纲独断、一意孤行而带来的无法挽回的损失。这是一项极具政治意义的创举!】

【更为人所称道的是,对于大明朝来说,最大的外患威胁是北方的蒙古各部。为了保证边防稳固,就必须驻守重兵,但是一旦重兵囤积,又很容易尾大不掉拥兵叛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棣选择“天子守国门”,他迁都北平,将中央政府定在边境线上,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王朝的边防。从此内-->>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