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死出城(第1页)
七日后,官兵的搜查似乎松懈了。不再听到满街的叫喊,也没有人再来拍门。
他们以为是官兵们折腾累了。其实,是皇宫传来急报,要禁卫统领万大人速速回京!
前日,嵩启皇帝在御书房,手里拿着南境传回来的奏报,里面夹带着一张纸条,纸条上是南境戍军中至今未被找到尸体的将士名单。看着名单上一串串将士的名字,皇帝脸色阴沉。
这么多将士都不效忠我安国,只效忠他秦家?他越想越气,愤怒地将纸揉作一团往龙案上重重摔去。
纸团从龙案弹到地上,越皇后挪动娇躯,迈着轻盈的步子走过去,轻轻捡起纸团,柔声道:“陛下何必发那么大火呢?火大伤身,保重龙体要紧!”
看着懂事的皇后,嵩启皇帝皱着的眉头轻微舒展。
“还是朕的皇后最体贴。哼!这些人,只知道给朕添堵!”
皇帝边说边指着皇后手里的纸团,手指还气愤地点了几下。
越皇后故作惊愕,“哪些人呀?臣妾倒是要看看,是哪些个不长眼的,敢触犯龙颜!”边说边展开纸条,故意嗔道:“哎呀!看着头晕,怎么这么多名字呀!”
皇后嫌弃地将展开的纸丢至龙案上,如一个好奇的小女孩般问道:“这么多人,陛下打算如何处置他们呀?”
嵩启皇帝咬牙切齿,“既然他们不愿效忠于朕,那朕就给点颜色给他们瞧瞧,让他们睁大狗眼给朕看清楚,这江山到底是谁的!他们究竟是拿的谁的俸禄!”
“胡林!传旨,着刑部,将这些人全部抄家问斩!”
早在外头听出龙颜大怒,胡林低着头,颠着小碎步,一溜跑进御书房。
皇后假装舒展身姿,转身背对赵嵩启,面向着门外,在太监总管胡林刚进门的当口对他使了个眼色,狠狠瞪了他一眼。
胡林立即会意,顿在离二人不远处,不敢擅自过来领取那张纸条。
皇后扭过身姿,娇嗔道:“陛下,不是臣妾多嘴,处理如此多家眷,刑部哪里能胜任呀!”
“怎么?朕的刑部还处理不了这点事儿了?”嵩启皇帝有些不悦。这是他的朝廷,他的六部,他不喜欢别人对他治下的官员能力有所质疑。
皇后赶紧解释,“陛下,您误会了!刑部自然是能处理的。只是,臣妾觉得,刑部那帮人,做事情太过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交给他们,不知道要处理到何时去呢!万一有人听到风声跑了,还得四处搜捕,岂不麻烦?!”
听了皇后的蛊惑,想到刑部尚书那不知变通的老顽固,手下又领着几个古板认死理的小年轻,抄家杀人的事情,嵩启皇帝还真有点怕他们胜任不了。
他点了点头,看向皇后。“皇后言之有理。那皇后觉得,谁可胜任此事呢?”
皇后觉得时机已到,趁机进言,“陛下的万统领呢?以他的雷霆手段,恐怕就纸上所写这点人家,想跑也得多长几个脑子!”皇后故意将纸由龙案上再次拿起,在皇帝面前晃了晃。
嵩启皇帝这才忽然想到,万统领离开京城有一段日子了,也是时候将他召回来了!
他双手向后一背,立下决断:“胡林!拟旨,宣万统领速速回京,不得有误!”
胡林高喊了声“嗻!奴才遵命!”又偷偷瞄了一眼皇后,这才退出找编修准备去了。
皇后今日心意达成,便知趣地向皇上告退,回了自己的悦安宫。
在后宫你死我活的争斗中多年稳居头牌,世上恐怕再没人比这位越皇后更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了。她素知点到为止,伴在这位心狠手辣的帝王身旁,尽量不超过半个时辰为好。时间再长下去,她那隐藏不下的灼灼野心,恐怕要不停提醒皇帝她酷爱干政的陋习。
前些日子,她不停加派人手,去万统领的故乡梅州襄广郡马石乡,查询当年烧村一事。
梅州因盛产梅子而得名,地处安国西部。安国的西陲边军就守在这个州的西边,防止西部牧马民族的进犯。
越皇后的父亲当年就在西陲边军中任副指挥使。为了配合登基之前的赵嵩启政变,越皇后的父亲越继荣暗中使手段杀了正指挥使,自己统帅整个西陲军向京城进发,向当时掌权的太皇太后施压。这在嵩启皇帝登基过程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派出人马探查之后,越皇后坐下仔细推算时间,万统领小的时候,她的父亲越继荣当时应该恰好在西陲军中任职。就算万统领将来去军籍处查证,她父亲的这个冒充也可装得天衣无缝。由不得他万统领不信!
不几日,派出去的人回来了。
根据探查得知,梅州襄广郡马石乡曾有过两个村子被烧,其中一个叫毛庄村,十五年前发生过一次大火,村子目前还在。另一个叫介子村,据县志记载,二十四年前,这个村子因不明原因发生大火,整个村子的人都被烧死,没留一个活口。
皇后听完,冷笑一声。心想,不明原因,没留活口,想必又是上头哪个官员使的什么手段罢了。如今,倒是成就了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