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心法(第1页)
落辰走后,秦幼鸢没有立即启程回山上。她为落辰忙活了一夜,整个上午都在静宅补觉。
午饭的时候,秦幼鸢看着抱着猪脚啃得正欢的魏偏将,想着山上节衣缩食的将士们。
吃完饭,她问刘弁:“能不能为山上提供一些粮种和蔬菜?山上现在人多,之前山匪留下的粮食已快吃完,总靠打猎维持肯定不行。”
弄粮食,这也是她这次一定要亲自来下谡的原因之一。
刘弁叫来管家,命他去准备两车粮食蔬菜,先由魏偏将带回。秦幼鸢叫魏偏将送回粮食后再过来接她,管家和魏偏将自去执行。
秦幼鸢知道,刘弁虽是一郡太守,但是看宅内陈设便知他过得并不富奢。总让他安排这安排那,自己又不能为他做点什么,心中有些过意不去。
刘弁似看出她的心思。午后休息一会,见她的精神已经恢复,便将她叫到书房,他要把士林会相关的所有事情讲与她听。
秦幼鸢既然成了士林会尊,正好准备详细了解一下这个会,眼下她正需要人手帮忙。
刘弁先大概讲了一下士林会的来历,然后从屋里取出一叠账本,放到桌上。
先拿起最上面一本打开,“这是玥州账簿,里面有玥州士林会名单,还有恩师在玥州开设的商铺,学堂,药材铺。”然后又打开第二本,“这是宛州的账簿。”
一连打开五六本,秦幼鸢一时来不及详细去阅看,只好先听刘弁大致讲一遍。
“恩师说过,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需要走做官这条路。有的人性格适合做官,有的人却不适合。恩师鼓励科举没有高中的学子,对经商感兴趣的可以经营店铺,也可以进入恩师设立的药材铺和学堂。”
“学堂?”
“凡加入士林会的人,可按照学问高低,在学堂授课。学堂对穷人不收费,只对富人家收取学费。收来的学费以补贴学堂的支出和授课先生的月奉。”
对穷人免费教学,秦幼鸢想,这确实像是刘教授接济穷人的风格。“那药材铺对穷人也是免费的吗?”
“是,遇到付不起药费的穷苦人,也提供免费药材。”
“这样的话,学堂和药材铺都得亏钱吧?天下穷人那么多,如何补贴得起呢?”
刘弁耐心解释,“药材铺并不亏钱,绝大多数人是能掏钱买药的。并且,恩师在各州郡设立了多类商铺。我们将南方的兽皮,通过自己的车队,送到北方的商铺里。回来时再带回北方的丝绸胭脂,送到南方的商铺里。东边的手工艺品送到西边,将西边的新奇果物再运回东边。整个车队长期巡回,这样保证所有商铺的进货都是成本价,卖出的却是比原产地高出几倍的价钱。因此,商铺是有相当盈利的。赚取的费用部分用以补贴学堂或偶尔亏损的药材铺。
另外,士林会中也有诸多达官贵人,每年会捐赠出一些银钱或其他,来作为运营费用的补充。比如,京城士林会的落脚点,便是由刑部侍郎漆海清所捐。”
秦幼鸢心想,刘教授经商还真有一套!她有些半开玩笑道,“都说无奸不商,这商铺卖出的价格比进价高出几倍,这与老师要接济穷人的原则岂不是背离?”
刘弁也笑道:“非也,非也!商铺里卖的多是些稀罕商品,非穷人有能力享用。比如丝绸,一般只有富人家才会需要。所以赚的也多是富人的钱财。”
秦幼鸢明白了,“原来是劫富济贫。”
“是!像京城这种地方,富人的孩子多,老师为他们开设特殊学堂。与普通学堂不同,这种学堂里不光教四书五经,还分门别类,有教药材的先生,有教授经商之道的先生,有教曲艺的先生,各类先生轮流上课。富人家更喜欢这种学堂,因为子弟可以根据兴趣学到更多知识。当然,对他们的收费也比较高,但他们并不在意。甚至有许多成人也来花钱听课。因此,京城分会年年皆有结余。”
秦幼鸢脑中浮现出前世的学校。“所以原则是因地制宜,设立符合地方特色的机构,尽量为富人提供更好的服务,赚取费用来接济穷人。这样,富人也开心,穷人也高兴。”
“果然还是会尊最能明白恩师的心意,一点就透。”刘弁看着秦幼鸢,心中越来越感到欣慰。
秦幼鸢抬头制止,“你可打住,千万别再叫什么会尊,我受不住。”
话虽如此,刘弁还是拱手道了一句,“是!”
这当官的礼节实在是多,秦幼鸢也不去管他,继续问道:“这样说来,各州郡的士林会总体都是盈利的吧?有亏损的吗?”
“每年有结余的情况比较多,也会有入不敷出的。比如遇到天灾,流民比较多,需要散粮的时候,一个地方的分会是支撑不了的。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会命我将其他分会结余的银钱调往最需要帮衬的州郡。”
“那各州都有人统一管理咯?”
“是,比如玥州,士林分会的负责人叫袁开模,任职玥州府同知。他在玥州买下一间屋子,作为士林玥州分会的联络场所。玥州士林会的收入和支出用度,皆由他统一调配。药材铺和学堂也设有专人管理,定期向袁同知上报财务和管理情况。其他各州郡的情况基本与此类同。”
秦幼鸢觉得有些神奇,“连玥州的同知都是士林会的人?他只比玥州知州的官低一级吧?”
刘弁却并不感到奇怪,“不光是玥州同知,许多州郡的府衙里,甚至朝廷的官员,以及官员府中,都有士林会的人。”
秦幼鸢在心里默默惊叹,这个士林会完全不是简单的文人学子参与的会,其中还囊括了商人,士大夫。。。。。。士农工商,遍布安国,几乎形成一个强大的帝国暗网。这样一张大网,如果用于探查情报,那以后可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