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1页)
“是的,这就是最不对的地方,”陈宜还要激他,“当初说好的,来庐州开保善堂,我们来这么久,你也没提过。”
董参难以理解,“我以你为重,还错了?”
陈宜摇头,“没有什么对错。只是于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我理解不了你,你也理解不了我。”
“我想通了,走不通的路,再撞墙也撞不出路。”
董参似懂非懂,但点点头,认可了陈宜的说法。
离开酒坊后,他一直叩问自己内心,追着陈宜跑真的是我最想做的事情吗?也许不是,也许只是忘了还有别的事情可做。
他走着走着,走到城东。昨夜的火连累到三户人家,一户私塾,四栋宅子都烧得黑黢黢,没人呆在这里。
街坊不远有个客栈,他碰碰运气,果见几户人家暂住在这里,正商议找人重建屋子。
他小心问道:“昨夜,有人伤到吗?”
两家摇头,只有一家夫妻叹气。
董参绕到他们身边行礼,“不才曾拜师梁芨太医,他的侄女儿陈宜让我来看看伤患。”
倒也不算扯谎。
受伤的正是现住旧陈府的胖丫头,吸入过多浓烟,一直昏迷。
董参把脉、诊断、抓药、熬药,一水儿的细致照顾,三天后人就醒了,说话有些颠三倒四。董参干脆在客栈住下,又医了半个月,不光人清醒了,胖丫头还瘦了十几斤,人都变清秀了。
这一下,小董大夫的名声起来,更不回靖远了。
他准备写信回家,商量开分店的事情,想着陈宜也该带两句话给姑姑一家,找来酒坊。正巧,遇到陈宜也在写信。
信的抬头是:少主大人安。
董参皱眉。
“你俩还用这样客套?”
“啊!”陈宜吓一跳,猛地扑在桌上,压住信纸。
看见是董参,她闭眼拍胸。
“董神医今日怎么有空来寒舍?”
董参觉得好笑,讽回:“阴阳怪气的,我要是神医,你就是酒神吧?”
他拿出信,展开。
“本想问你要不要带话,看来你有自己的路子寄信啊。”
说话要收回信。
“哎,别。”陈宜扒他手腕,拽出信纸,糯糯道:“我寄得到李存安,寄不到靖远。”
但见她添上几笔:陈宜万事皆好,姑姑姑父身体康健否?何时归庐?
董参没再细问她如何能寄给李存安,人家的事情,他管不到。
夜里,陈宜开窗,趴在窗柩上,窗柩边缘躺着打开的香囊。
微风拂面,甚是惬意。
不远处屋脊,一只小鸽子扑棱着翅膀,飞向陈宜,停在她的肩膀上。它的脚腕上绑着空信笺。
陈宜熟练地抓住它,摸毛哄声“乖”,将卷好信放进信笺,放它重新飞进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