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第2页)
作为鼎盛时期的大卫朝,每年都收到不少各国的贡品,安妤总是第一时间来看有哪些新奇的物品。
一个晶莹剔透的杯子,一张薄如蝉翼的纸,一张会转动的桌子,这些本朝没有的东西,每每让大臣们暗暗称奇,但也只是赞叹一番而已。
安妤也会暗暗称奇怪,但她会想到更多更远,若是只创造一些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日常用品也就罢了,倘若人家研究出来致命性的武器,那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与之抗衡。
战败国绝地反击,直至此地而后生,或许会有不同的结果。
平安盛世让人不思进取,不会居安思危,等危机到来时,也身无长物,无法与之对抗。
平安盛世说这些是有点远了,可是要想百姓生活的更好,就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要从哪方面着手,自然是让他们吃饱穿暖,身心健康,安居乐业。
所以,当务之急,以人们的生活需求为主,然后把国家强大安危也提升到主要层面。
安妤公主觉得自己任重而道远,她大概从十岁起,就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研究。
经过三四年的折腾,安妤自觉能值得一提的大概就是献给父皇的第一个透明玻璃杯子,还有送给母妃的一个透明镜子。
目前,这些实验用品已经小范围在王公贵族之间流传了,但却没有人知道是谁发明的。
去年一整个冬天,她研究出了那个望远筒,也就是送给珣王的见面礼,而她所说自己对望远筒的功能一无所知,当然是逗珣王玩。
年后这两个月,她则开始了对一些精密仪器的研究,她预计这会对医术上会有帮助,当然以后也可能用于工科方面。
这次外出,她也把那个小小的实验室随身携带着,今天,她又是在实验桌上趴了一天,她要研究出一种比油纸高级的东西,可以防水防潮。
这个研究进行了两年,此刻是关键阶段,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她不敢疏忽。
站在船头的珣王拿着望远筒,望着前方那盏灯火,剑眉飞扬,眼神温和。
前方也渐渐亮了起来,原来是清源镇到了,清源—情缘,珣王不知道怎么想到了这个词,心猛地跳了一下。
清源镇属于运河上第二等大的渡口了,岸上灯火比较明亮,渡口停泊着十多艘船只。
船上的人大多已经入睡,点着一盏昏黄的灯,饶是如此,周围也不显得黑暗。
再往前走就要被人家发现了,珣王的船远远的停了下来。
珣王一直拿着望远筒盯着云沁欣的船看,只见那船左拐右拐,挤进了几条船的中间。
他一时觉得有些奇怪,这船是怎么了,渡口那么大,你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