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三合一(第3页)
虞珩逐渐放松突然紧绷的身体,下巴搭在纪新雪尚且单薄的肩膀上,低声与纪新雪耳语,“陛下还不能将所有精力都放在江南。”
北方大捷必定会让长平帝短时间内声望大涨,除了最不老实的江南,长平帝还惦记着已经磨合许久的河南道、淮南道和黔南道。
无论是从短期能得到的回报还是从风险考虑,河南道、淮南道和黔南道都是更好的选择。
纪新雪当然明白这些道理,他本就是在替虞珩失望,怎么可能忍心让虞珩为这件事劝他?
虞珩才应该是最失望的人。
楚墨是建兴十五年在江南失踪,如今已经是长平二年,二十七年的时间过去,好不容易才有新的线索。如今却碍于形势不能立刻查证纪新雪难以想象虞珩是以什么样心情说出劝他宽心话。
他强行略过这个话题,“凤郎,你想去封地看看吗?”
既然阿耶专门问他想不想再去别的地方看看,他选虞珩的封地,阿耶十有八九不会拒绝。
虞珩认真的考虑了下纪新雪的提议,“我们可以去莱州找金矿,然后在回长安的路上经过我的封地。”
按照旧例,有封地的宗室只有在皇帝允许的时候,才能前往封地巡视,安国公主府的几代人中,唯有虞安在安国公主薨逝后去封地住了两年。
纪新雪听到‘金矿’二字,眼中的犹豫越来越浓,小声道,“在安业外挖出的银矿已经足够填充国库,莱州在河南道境内,恐怕要等等看。”
看长平帝能不能凭借北方大捷的士气,令频频对长安示好的河南道做出更实质性的退让,早日与其恢复正常的君臣关系。
虞珩顺势提起他还在长安时,跟在长平帝身边处理的有关河南道的事,免得纪新雪仍旧想江南的事。
因为在蒙蒙亮的时候才入睡,二人都起的格外晚。
期间纪新雪被惊醒数次,委实难受的厉害,生出希望虞珩真的能化作‘虞珩山’,彻底将他笼罩在下面的念头,下意识的往虞珩身边挤。
然而睡醒时发现他和虞珩又变成‘虞珩山’和‘雪猴子’的模样,纪新雪却翻脸不认山,理直气壮的埋怨虞珩的睡姿过于霸道。
又听闻安乡城内的官员来营地外闹腾,纪新雪心中已经升不起任何波澜。
哪怕此次安乡城的官员是来请罪,主动迎接他和大军进入安乡城,纪新雪也只是漫不经心的点了点头,连笑容都吝啬。
他让金吾卫将所有在营地外的安乡官员都绑在树上,与前一天来营地外的安乡官员作伴,静心等待北方大捷的消息正式传到南方。
期间江南官员的各种手段越来越离谱,从拱火变成主动认错请纪新雪带领大军入城,再到浔阳府府尹让人给纪新雪送来亲笔密信,引诱纪新雪进入江南腹地。
浔阳府府尹的亲笔信足足有两大篇,半个字的废话都没有,开头就是‘江南有庞大的势力准备谋反。’。
在这封亲笔信中,浔阳府府尹为自己塑造察觉到不对劲的忠心臣子形象,‘猜测’所有阴谋都是由牛家而起,并提供无懈可击的证据链,证明牛家原本姓孙,是前朝最后一位皇帝的母家,可谓诚意十足。
纪新雪猜测北方大捷的消息已经在江南流传开,江南的幕后之人准备将牛家当成替罪羊。他转手就让金吾卫将浔阳府府尹派人送给他的密信送去长安。
又过两日,江南官员联名请罪的折子送到纪新雪手中。
因为折子以火漆封存在信封中,纪新雪直接让人将其送回长安。
突然闲下来的日子里,纪新雪除了思索长平帝会如何为江南之事收尾,便是对着钟表的图纸发呆。
直到北方大捷的消息正式传到江南,纪新雪哪件事都没想通。
朝廷邸报
长平二年十月,我军大败突厥,击杀突厥二十万大军,得八万突厥俘虏。
“二十万!”纪新雪激动的抓住虞珩的手,“邸报上说有二十万!”
长平帝送来的八百里加急上是击杀突厥五万余人,得两万八千名突厥俘虏。
纪新雪一直以为八百里加急上就是‘春秋’过的数据,没想到邸报上的数据竟然翻了四倍。
北疆真的击杀五万突厥,俘虏两万八千人。
因为是伏击,这都是实打实的青壮。
突厥没了这些青壮,北疆至少十年无忧!
纪新雪因为察觉到长平帝不会立刻以雷霆手段处置江南官员而沮丧已久的心情,立刻攀上最高峰。
虞珩的激动半点都不必纪新雪少,额头上甚至隐隐浮现汗水。
如今已经能通过北疆大捷的消息传到江南后,江南官员立刻改变态度,甚至联名写下请罪折子的行为,推测出他们当初的猜想没错,江南确实与突厥勾结。
对突厥的大胜,不仅代表虞朝可以摆脱焱光朝时对外懦弱的形象,还提前解决巨大的隐患。
已经分不清是谁的用力让手指生疼,纪新雪却仍旧觉得没能发泄心中的畅快,他双眼亮的惊人,认真的对虞珩提议,“抱一下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