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实力不足(第2页)
赵延年和李巨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诧异。
这还用说吗,伊稚邪几乎百分之百的要进攻啊,除非朝廷安排援军。这几乎是手拿把掐的事,有什么好犹豫的?
李椒看看赵延年,又看看李巨,无声地笑了。
“你们觉得他肯定会来?”
“是的。”赵延年老老实实地说道,李巨也跟着点了点头。
“那你们觉得,他有几分可能会全力以赴?”
赵延年搞不明白李椒的意思,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伊稚邪既然要攻,又岂能留手?
李椒嘴角轻挑。“我倒是觉得伊稚邪是虚张声势,就算来,也只是浅尝辄止,不会深入。”他站起身,来回踱了几步。“他的忧患不是我大汉,而是匈奴内部。”他停下脚步,看着赵延年。“更准确的说,是匈奴右部。”
赵延年恍然,点头表示赞同。“诚如府君所言,但我们还是不能大意。数万骑入塞,为祸不小。”
“嗯,损失肯定是有的,但不会大,至少代郡如此。雁门么,就不好说了。”李椒沉吟片刻。“你们撤回塞内吧,去马城。”
“且如城不要了?”
“匈奴人不会占据且如的,也占不住。无人无物可以劫掠,他们来了也白来。至于敢不敢入塞,就看他们的胆量了。”
“有道理。”李巨抚掌赞道:“如此一来,伊稚邪不入塞,则空手而归。入塞,则要冒更大风险,必然犹豫。”
赵延年也觉得有理,但他考虑得更多一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李椒这么调整,伊稚邪也许会放弃代郡,却有可能集中兵力入侵雁门。
“雁门怎么办?”
李椒看了他一眼。“如果我是雁门太守,会将兵力收缩至沃阳。匈奴人来了,最多抢点盐,同样得不偿失。如果伊稚邪冒险深入,我军据塞而守,令其顿兵于坚城之下。伊稚邪为保存实力,不太可能全力攻城。”
赵延年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虽然损失不可避免,但这已经是最稳妥的办法了。
实力不足的时候,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
几日不见,赵破奴又憔悴了些。
“你是不是又拼命练武了?”赵延年毫不客气的责备道:“你不要命了?”
“没有,真没有。”赵破奴连忙解释。“这几天没怎么练武,一直在休养,已经好多了。只是军务繁忙,府君又来巡视,我不敢怠慢,陪侍左右,看起来有些累而已。”
“当真?”
“当真。我自己的身体,我岂能不爱惜。”赵破奴笑道:“我还没娶妻生子呢。”
“这就对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能大意。”
“谁说不是?”赵破奴深表赞同。“你我皆布衣,无依无靠,要想逆天改命,只有靠这一身武艺。若是身体垮了,可就一点机会也没有了。延年,不是我说你,下次别再这么冒险了。但凡伊稚邪心狠手辣一点,你就回不来了。”
“是啊,匹夫之勇,终究难当重任。”赵延年难得的没有反驳,在赵破奴面前坦露了心声。“汉匈之间的胜负,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整体力量的对比。眼下僵持不下,正是最困难的时候,就看谁能挺住。只有挺过去了,才能看到胜利。”
他一声叹息。“牺牲在所难免,你要有心理准备。”
赵破奴眼神闪烁,若有所思。“我没问题,倒是你,别做傻事。慈不掌兵,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赵延年点了点头,承认赵破奴说得有理。
与其说是他劝赵破奴做好心理准备,不如说是自己在做心理建设。
不出意外的话,他很快就会面临救还是不救的两难困境。
这一次,他要面对的不是数百龟龙营,而是伊稚邪亲率的几万大军。
:()大汉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