窟下众生(第2页)
“对了,我还听说……周国大冢宰新修石窟时用了许多南朝来的百姓,我担心那里可能也会有家人的消息……”婉颜背着行囊掩面哭泣,硬是挤出了几滴眼泪,“但我不知道那地方在何处……”
“你说的是绛州城吧,”高长恭沉思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之前确实听说宇文护抓了很多从南方逃难过去的人当苦力,加上周国前些年经常侵扰江陵,很有可能……”
“绛州城?”婉颜急切地问,“那该如何去绛州城呢!”
“从这里往西南方向走,骑马约两日脚程就到。”高长恭蹙了蹙眉,“不如你把那匹黑马带走,否则实在有些不便,绛州城和北恒州相隔虽不远,但毕竟临近两国交界处,步行太过危险,尽早跨越国界才更安全。”
婉颜感激地朝高长恭点头,抱拳作揖道:“多谢殿下,今日恩情必将铭记于心。”
“不必如此。”高长恭摆手,“是怀璧的朋友,就也是我的朋友,能帮则帮。”
“婉颜……我舍不得你,但我也由衷地希望你和家人早日团聚。”郑怀璧走上前来抱住婉颜,“你安顿下来之后,可要与我联系!咱们的姐妹情分不能就这么断了。”
“那是自然。”婉颜嘴上答应着,心里一阵阵苦涩和不舍也翻涌上来,“怀璧,你们一定要好好的……我是说,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郑怀璧重重点头,又道:“对了,我吩咐玉容去给你准备些吃食……啊,还有披风你也要带着,现在天气逐渐转凉,夜里小心受寒。”
“怀璧。”婉颜终于再也忍不住心中难受,紧紧抱住了她,“你不知道,你的善意对一个初来乍到的人来说,有多么珍贵。”
——那是足以点亮一生的珍贵。
女孩们久久相拥,高长恭看着她们连鼻涕泡都冒出来了,微微笑了起来,但那笑容中似乎也带有些苍凉,像是牵扯到了心里某处隐秘的角落。
这般纯粹真挚的情谊,可真难在皇家看到啊。
婉颜没有想到,临行前高长恭还送了她一把精巧的连弩,说是见她箭术精湛,此番又一人上路寻亲,带着连弩也好有个防身作用。
她再三拜谢,将连弩揣在了怀里,而后轻拍胯下马儿的脖颈,它便乖巧地迈出了步伐,将北恒州的喧闹抛在身后扬起的沙尘中。
“有缘再会!”郑怀璧的声音被秋风送入耳中。
婉颜抹了抹眼角,不敢再回头多看一眼,她怕她越看,越不想离开,也越会陷入对知晓他们命运的痛苦之中。
“有缘再会……”策马穿行过来时的树林,她喃喃道,“若你有需要,天涯海角我也必定赶来见你。”
她按照高长恭所说的方向前行,一路树木掩映,人烟罕至,偶尔传来清脆婉转的鸟鸣,清幽宁谧。等到将近黄昏时分,天地披上一层红纱,她才走到了一个路口,那里有处简陋的摊位,一口大锅正往外冒着热气,摊主大爷一手持勺搅拌锅里的液体,一手擦了擦脸上豆大的汗。
婉颜听见自己肚子的呼唤,最终决定下马解决一下晚餐,顺便问问附近有没有能歇脚的地方——如果没有,她只能选择通宵赶路了。树林实在不适合单独过夜,反正高长恭说只有两日脚程,大不了到了绛州城的客栈之后大睡一天。
她翻身下马,把马儿牵到摊位前,大爷还没等她发问,就热情地招呼:“这位姑娘,看你赶路至此,要不要喝一碗米粥再走?”
“那就有劳了。”婉颜并不推辞,在摊位旁的木头长凳上坐下,“对了,我想问一下,您知道这附近有没有什么客栈吗?”
“这块呀,基本就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在住呐,都是附近村子里的居民,但因为村子实在偏僻,所以没有什么客栈。”大爷抱歉地看了她一眼,“现在世道乱,我们也不敢随便让陌生人到家里去,姑娘莫怪啊。”
“这样啊……”婉颜若有所思,“看来只好通宵赶路了。”
记得这一时期的城郭相对于秦汉来说已开放不少,进城应该并非难事,与其在偏僻村落过夜,不如快马加鞭到热闹的地方去。
“辛苦你啦,等到绛州城后我给你买最好的粮草。”她摩挲着马儿柔顺的鬃毛,马儿喷出一声鼻息,往她怀里靠了靠。
大爷将洁白的米粥盛上桌,又给她端了两块胡饼,婉颜付了几枚五铢钱之后,开始小口抿着热乎的粥。
这一顿简单的餐食,却是她来到这陌生而熟悉的时空之后独自面对的第一顿。
而她也不知道,接下来等待她的会是如她所想那般平静悠闲的生活,还是被时代裹挟的暴风雨。
算啦,她早知道在南北朝不该期待什么平静,如今走一步算一步吧,能自保就已是胜利。
和摊主又聊了一会儿后,婉颜差不多也吃完了粥和胡饼。她擦擦嘴角,正准备踩上马镫,就听见不远处传来一个少女惊恐的呼喊嘶叫:
“救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