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第1页)
多多地生,咱家带把的越多越好!”
谁知还没等杨家女人得意完,戚美珍又回来了。
还气势汹汹地带了一大群人。
秦家,是本地人口最多的一个家族,虽然跟同一个爹妈生的兄弟关系不好,但秦志国对跟宗族里的其他家的关系,还是用心经营了的。
比如跟秦长安家。
秦长安家六世同堂,虽然旁支分出去过了,但一招呼,能聚拢子子孙孙一大堆。
戚美珍和牛槐花带过来的十几个人,全部都是秦家二十郎当岁的壮小伙子。
一群人抄着家伙,浩浩荡荡地朝着杨家来了。
结果当然是,谁的人更多,谁胜。
杨家女人很不甘心地将瓜还给了戚美珍,还嘟囔着:“你们秦家就知道仗着人多欺负人。”
戚美珍气笑了,感情你没有仗着人多欺负人?
这件事,不算太大。
秦志国回来以后听说了,却显得心事重重。
这回是被人光明正大地欺负,还有余地想对策搬救兵。
要是下回暗地里给你使个什么绊子呢?
秦志国意识到,在农村生活,没那么简单。
原先以为,他们不缺吃不缺穿,家里房子的软装和功能方面也越来越完善。按照这个时候农村和城市的居住情况来看,他们在大队住着,说不定比在城里还宽敞舒适。
但现在看来,他们不一定适配农村的人文环境。
在农村,儿子是劳动力,是家庭的保护伞,他家人口单薄没有儿子,就天生处于鄙视链的最底层。
如果说光是鄙视鄙视也就算了,但人心往往不会那么简单。
——既然你这么“弱”,我不欺负欺负你占点好处,都对不起我自己!
他又常常不在家,万一哪天妻子和女儿出个什么事,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说,农村的重男轻女尤其严重,也是有原因的。
秦志国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但暂时并没跟家人说出来,毕竟搬去城里住不是说搬马上就能搬的。
他得好好规划一下。
是搬去县里还是搬去公社,他也要好好考虑考虑。
这一规划,就到了深秋。
秦志国最后决定还是先搬去公社。
公社的规模也不算小,光是社办厂就有三个,居民人口五六千的样子,有小学、初中和高中,据说公社领导还在筹划建个医院。
在这时候,也相当于一个镇的规模了。
住在公社,总比大队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