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馒头能抓着吃,可是咸菜呢?几个咸菜疙瘩,这辈子康熙都没吃过这么简单的食物。  “给个筷子呗?”十四阿哥抬脸朝人要筷子。  “没有!”那个人丢下这句话就离开了。  几个人没办法,只好用手抓着咸菜跟馒头,先吃饱了再说。  只有十四阿哥注意到,他们一直是泡在水里头的,这三四月份的天气,水是不冷,但是泡的久了可不是啥好事儿。  要是膝盖以下也就罢了,腰以下……泡几天,就该皮肤溃烂了。  这头一天还好,但他们是北方人,本来就对南方的水土不那么亲,这要是泡上两天,就该皮肤浮肿了。  “吃饱了再说。”康熙倒是淡定的很。  几个人吃过了饭,那个人来了又把木头盘子勾走,没给他们水,只给了他们一人一个香瓜。  这个时候倒是香瓜下来的季节。  在水里头很不舒服,吃喝拉撒都无法正常,大家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十四阿哥一直在水里头扑腾,其他人也在寻找能自救的办法。  最后还是让十四阿哥发现了:“我们只有上头的栅栏能活动。”  其他的地方,木头桩子楔入水下大概几米的深度,凭借人力是无法掀开其中一个,可以让他们出去。  “上头?”几个人抬头看。  上面是两个像是合页一样的设置,旁边有几个稍微大一点的窟窿,这窟窿倒是能钻出去人去,可是这窟窿在三米开外的高度,除非他们叠罗汉摞起来。  “这要怎么出去?上头还有绳子系着呢!”十三阿哥看了看上头。  “我有刀子。”十四阿哥终于把自己的武器亮了出来,是他平时用来吃肉的刀子。  十三阿哥看了一眼:“没被人搜走?”  他的刀子已经被人搜走了,平时掖在腰里头防身的,没了自然有感觉。  “嘿嘿嘿……。”十四阿哥笑得很猥琐:“因为我把匕首绑在了大腿根那里,他要是不介意摸得话……。”  “就知道耍鬼头。”康熙哭笑不得。  也怪不得他们的东西都被搜走了,就十四阿哥的还在身上。  十三阿哥力气大,就让十四阿哥踩在他肩膀上,上去把绳子给断开了,然后大家叠罗汉似的要上去。  “爹,你先上去!”十四阿哥安排顺序。  康熙没多想,就踩在十三儿子跟十二儿子的肩膀上去了,他是一个人好跑路  关于天地会创立的时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  其成员,最初多为农民或由破产农民转化而成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水陆交通沿线的运输工人及其他没有固定职业的江湖流浪者。  以后成分日益复杂,但仍以下层穷苦人民为主。  这其中也有不少绿林好汉,以及武术世家桀骜不驯的弟子。  十四阿哥这一手用出来,两个青衣大汉就没把握了,不得不向上汇报,然后第二天,十四阿哥就被从水牢里提了出来,去了一个房间,洗漱过后,换了一身衣服,轻轻松松的吃了早饭,然后清清爽爽的去了议事堂。  这地方是水匪的老巢,同样也是天地会的一个分舵。  他进了门就看到这里有不少人,坐在正位上的是一个清瘦的老者,看到十四阿哥就皱眉了:“兄弟也是道上混的?”  “我不是,我师父是。”十四阿哥满嘴胡咧咧:“我师父是个老头儿,当年喝多了在街边睡觉,差点没冻死,是我救了他,他就教我一点防身的功夫,我爹跟我哥哥他们都是我放走的,不然你以为,他们是怎么离开水牢的?再说了,盗亦有道,我们只是普通的商人,为什么要抓了我们,还把我们关在水牢里?我们家多少有点家底,想要赎金只说个数目就是了,我爹腿脚不好,泡水多了会犯病。”  水牢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不是说不让关在水牢里头吗?”  “舵主,没地方关人了,他们送来的晚,就关在了水牢里。”  他们地方有限,虽然水寨很大,但是牢房就那么几个,水牢倒是有好多个,干脆就关了进去。  “你是哪儿的人?”那个舵主问十四阿哥。  “河北人,河北唐山。”十四阿哥咧嘴一笑:“但是我们家在京城,为了做买卖方便,我们在京城要待大半年,才会返回老家,这次是来催账的,丁香茶园欠了我们家八百两银子的茶叶,我们不要银子,要茶叶,要知道这八百两倒腾去关外,在蒙古草原上能换三千两银子的牛马跟肥羊回来。”  十四阿哥没说谎,因为费莫氏就是这么告诉他的,费莫氏的娘家表弟,纳了一位商女做妾,表弟媳妇儿去世了,家里头都是这位商女当家,反正弟媳妇生的三个外甥都成家了,也不怕一个妾室翻了天去。  那妾室生了两个闺女就坏了身子,这辈子都不能再有孩子了。  娘家是商人,表弟投资那个商队,其实是仗着满人的头衔,免得在路上被关卡卡油,仅此而已,该交税交税,只要不被人欺负就行了。  另外,他们家还南北倒腾,有两支商队,一南一北的走货,赚取差价。  十四阿哥说的头头是道,其实是拿费莫氏娘家表弟那位妾室家的名头煳弄人,仗着这里资讯不发达,想要求证那起码一个多月的路程。  再说了,十四阿哥把人都送走了,自己也好熘号啊!  有熟人在身边,他不太好折腾,剩下自己一个人就好办了,怎么胡说八道都不会有人找去求证……去求证也得有那个时间啊。  要是有四阿哥他们在的话,这帮人万一分开审讯他们呢?  四阿哥他们可不会这么多地方话。  十四阿哥自己就好办了。  这伙人里头也有人是做买卖的,十四阿哥的话,他们不用跑很远求证,只需要找个熟悉的买卖人问一问就行了。  结果人家一问还真是如此。  这帮人不由得有人抱怨出声:“我就说再看看,再看看!你们偏要动手抓人,这会儿抓了七八伙都是老爷少爷一大堆的人,这样的人也都非富即贵,惹了这么大麻烦出来,还没能抓到那鞑子皇帝跟他的儿子,这不瞎子点灯白费蜡么!”  “可是这次机会难得,鞑子狗皇帝微服私访啊,他一辈子能来江南几次?”  “那也不能这么草率的就动手。”  一群人又吵吵起来了,十四阿哥听了个大概,这伙人不知道从哪儿得了消息,知道了他皇阿玛微服私访的事情。  但是呢,又拿不准他皇阿玛跟他们长得什么样儿?  于是,老爷带着四个儿子出门在外游玩的都倒霉了。  他们是宁肯抓错也不放过的都给划拉来他们的水寨,然后找机会辨别看看哪一伙儿是,其他的会在确定之后放人离开。  至于为什么没有灭口的举动?  十四阿哥猜测他们也是迫不得已。  毕竟江南是他们的根基,要是本地发生很多富商连带子嗣都跟着倒霉了的大案子,以后恐怕影响商业往来。  再说他们在民间经营形象不容易,到底是见不得光的行业,造反也是需要筹谋画册和民间支持的,江南的百姓祖祖辈辈都没见过皇帝,可是康熙却来了三次之多。  相比起来,江南的百姓心里头,康熙离他们更近一些。  至于大明?那都快亡国百年了,还有什么可惦记的?无非是某些人不死心而已。  或者是挂着羊头卖狗肉,口号喊得比谁都响亮,算盘打的比谁都精确。  他们也讲究“兔子不吃窝边草”的,要是大环境有了波动,他们这样的人也待不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