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1页)
然后皇太后发现,嬷嬷给自己换上了蒙古服饰。 以往她穿的都是符合自己身份的衣服,皇太后的服饰,华贵又端庄,身上带着的金子饰品很多。 但是现在,皇太后换了一身方便骑马的蒙古服饰,虽然简单但是依然华丽。 布料好啊! 而且皇太后一出帐篷就笑了:“你们这是干什么?给我穿了这么一身?” “请皇玛麽上马。”十四阿哥笑着亲自过来扶皇太后:“今天孙儿陪您骑马,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这歌词儿不错,很适合皇太后,虽然人老了,但是享乐不分老幼。 “好,好!”皇太后心情大好:“好多年不骑马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跑得起来。” “肯定能的,这匹马可是孙儿在皇玛麽的马厩里头挑出来的好马。”其实是最老实的一匹马,免得撒起欢儿来,跑快了颠着皇太后。 十四阿哥跟一旁的大太监将人扶上了马背,他自己也骑了上去,两匹马并行了一段时间,让皇太后适应适应马匹,也让马匹适应一下皇太后。 早晨起来走得早,奴才们半夜就起来做准备了。 这帮人白天在车上补眠的多,幸好这个时候晚上也挺早睡得,而且奴才们多,还能轮班休息。 十四阿哥陪着皇太后聊聊天,说说笑笑了一会儿,皇太后就找回了年轻时候的感觉,甚至还提议赛马。 “行啊!”十四阿哥同意了。 祖孙俩还赛马呢,十四阿哥故意跑得很快,但是大概皇太后这么多年了,都没怎么骑马,这次骑马竟然找回了年轻时候的感觉,跑得更快,竟然赢了十四阿哥! 十四阿哥故意抱怨:“皇玛麽一点都不让着孙儿呢,跑得飞快,马也稳当。” “你皇玛麽是在草原上长大的姑娘,从小就骑马,比起你来当然强多了。”皇太后十分得意:“以后你多多练习,一定会比皇玛麽跑得好。” “那我可得好好练。”十四阿哥郑重其事的道:“草原上跑马就是痛快!” 跑了一身的汗,皇太后在凤驾里简单的洗漱了一番,换了衣服之后,坐在凤驾里还是十分高兴的样子,喝马奶酒就带着一股子草原上的豪爽之气。 而十四阿哥则让人将这个消息传出去,大家都来恭喜皇太后赢了赛马,还有蒙古部落送了好马给皇太后。 就连康熙都有所耳闻了,还问左右:“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十四阿哥很是懊悔,发誓一定要赢回来呢,还说要好好地练习骑射。” 旁边大阿哥直郡王听了这个话就笑道:“活该,让小十四每次上课都打瞌睡,跑马也不想跑快,现在连皇玛麽都赢了他,看他以后还偷懒不偷懒?儿子这个当大哥的送他两匹好马,练习骑射。” 太子爷不想让大阿哥在御前独占鳌头,于是也忙不迭的开口:“输给皇玛麽没什么,皇玛麽是草原上的姑娘,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等到了多伦,要是输给那些蒙古的王孙贵族可就不好了。” 多伦会盟是康熙三十年时候的事情了。 多伦会盟又称七溪会盟、多伦诺尔会盟、康熙会盟。 是康熙为加强北方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 清初喀尔喀蒙古各部纷争,牵扯到俄国干涉和噶尔丹插手,事情相当复杂。 而喀尔喀因为是漠北蒙古,离大清最远,也是大清无法企及的地方,加上又有沙俄在一边煽风点火,以至于漠北蒙古内部纷争不断,但是为了追求和平,还不能诉诸武力,只能协商调解。 于是,康熙帝北巡,要亲自调解其内部的矛盾与纷争,亲临塞外,主持会盟。 这也是展现大清皇权的一个契机,表示大清与蒙古的世代友好,表现出蒙古部落对大清的服从和忠诚。 其实这个麻烦是历史遗留问题,早在明末清初,在戈壁大漠的南面、北面和西面,蒙古主要分为三大部:漠南蒙古(内蒙古),又称察哈尔蒙古;漠北蒙古(外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漠西蒙古(西蒙古),又称厄鲁特蒙古。 康熙皇帝与喀尔喀蒙古(外蒙古)首领们于多伦诺尔(今内蒙古)会盟,标志着外蒙古纳入了清帝国的版图,从而彻底解决了两千多年来蒙古高原对中原威胁。 喀尔喀蒙古分为土谢图汗(居首)、车臣汗和札萨克图汗三部。 后来才有了三征葛丹的事情发生,现在过去了十几年,但是康熙依然会在北巡的时候,偶尔去多伦那里走一走,看一看,让蒙古人记得这个会盟的内容,记得大清皇帝的威严。 其次,为什么带儿子们来呢? 那就是让蒙古人看看,大清后继有人。 大清不止有智慧的皇帝,还有勇勐的皇子,比如大阿哥就十分勇勐;太子爷的风度翩翩,这都是卖点啊! 但是如果皇子在赛马的时候,败给了蒙古人,虽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总归是给康熙丢人了。 四阿哥一听太子爷这么说,心里一个咯噔! 十四阿哥输给皇太后是不是真的,没人知道。 但是如果让皇阿玛认为小十四不堪管教,骑术不行,败给蒙古人,那小十四以后可就惨了。 但是不等四阿哥给十四阿哥说好话,康熙就摆了摆手:“十四阿哥的事情,朕知道,小家伙儿就知道哄老太太开心。” “那也是十四阿哥孝顺啊!”一旁的某位大臣感叹道:“臣家里头的老太太,就爱孙儿,看臣这个儿子可不顺眼了,不敢管啊,大儿子,小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啊!” 其他几位大臣也感叹了一番,都说古代人“抱孙不抱子”,是因为要教育下一代,但是隔代亲这个东西,古今通用。 他们这样感叹,也是说天家亲情一如普通人家一样,老太太护着孙儿们,当父亲的教育孩子们,很正常。 这么一说开,气氛更好了,康熙也被恭维的心情舒畅,只是看向太子爷的眼神越发的冷淡了。 可太子爷依然云淡风轻的样子,仿佛没有察觉到任何不妥。 四阿哥只是皱眉,晚膳的时候,十四阿哥理所当然的还在皇太后那里,但是他给四阿哥等几个亲哥哥各自送了一扇烤羊排,这是他亲手烤的羊排。 送给康熙的则是烤牛排,同样是他亲自烤的亲自送去的,还是黑胡椒味儿的,不止是牛排,还有烤的蔬菜搭配着吃,免得老是吃牛排,腻味不说,康熙年纪可不小了,再来个三高什么的,十四阿哥可受不了这个。 十四阿哥也不吃独食,他会盟之夜 十四阿哥以前没机会摸马头琴,现在有了! 《鄂尔多斯的春天》、《清凉的泉水》、《走马》和《马的步伐》、《干杯》、《蒙古小调》……以前只是听过马头琴曲,现在么,他也偷偷地演奏了一些,虽然感觉不太正宗,但好歹都在调子上。 尤其是名曲《万马奔腾》,他自觉练习的不错,其实他更喜欢二胡版本的《赛马》,那个曲子是真的很欢快。 就是不知道,马头琴能不能也拉上一曲。 一直到七八天之后,人大概是到的差不多了,康熙才正儿八经的举办了一场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