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你怎么知道你皇阿玛在生闷气?”康熙有些惊讶,很多人认为三征噶尔丹,对方死了他该高兴才是,作为敌人,他必须要高兴。  所以庆功宴要盛大,还要带女儿回娘家住个几日。  没人会不高兴,更没人觉得皇帝是在郁闷,生闷气。  “大家都说噶尔丹畏惧天威,不敢引颈屠戮,就喝药自杀了。”小十四摇头晃脑:“可是儿子觉得,他能成为皇阿玛您的敌人,肯定很强大,在身边就剩下几个随从的时候还能东山再起,凭什么就想不开喝药死了呢?儿子更认为他是得病死的,蒙古草原上可没有太医,也没有御药房,他死了,却让皇阿玛郁闷了,因为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这话以后可别在外人面前说。”康熙十分欣慰,有个儿子跟他贴心。  父子俩在一起坐了半天,聊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小十四说敏嫔娘娘病了,十三哥这几日着急的不得了。  康熙就说派御医去看看。  小十四又说了五姐姐的烦恼。  康熙也有些伤感:“女儿大了终究是要嫁人的,皇阿玛只能尽量给她挑个好的。”  小十四没说不要五姐姐抚蒙,反正这件事情有皇太后跟额娘在,康熙也会同意的,就说了尚书房里的趣事,还说他们现在开始学别的了,不单单是论语。  四书五经都要粗浅的懂一些,然后开始写八股文,还有作诗。  他们十岁之后学的东西就更多了,今年小十四都八岁快九岁了。  父子二人聊天很闲适,晚上就在康熙这里吃了。  现在已经九月份,康熙连中秋都没能在宫里过,所以这个时候已经有些冷了。  按照这个时候的传统习惯,皇帝每天有早、晚两膳,早膳多在卯正,有时推迟到辰正(早六时至八时前后),晚膳多在午、未(十二点至午后二点前后)。  两次正餐后,各加一顿小吃,如临时需要饮食,则随时传进。  到夏、秋两季,早、晚膳则要提早半个时辰。  清代皇帝用膳有固定时间,无固定地点。  吃饭的地点不固定,多在皇帝的寝宫或活动的地方。  而康熙把晚膳时间放到了五点之后,为的是等小十四来一起吃,今天下午他谁也没见,只让人准备好了几个锅子。  草原上来的牛羊兔子野鸡等等特产,做了一桌子菜。  炖锅不大,下头有炭火跟着加热,一直都是热乎的烫嘴的温度。  一锅羊肉炖萝卜,一锅草原野鸡炖蘑菇,一锅麻辣兔子炖白菜,一锅土豆炖牛尾骨。  还有手把羊肉,全是羊排骨啊,蘸料都是来自草原的韭菜花酱,搭配芝麻酱,精细的青盐,味道好极了!  “这是从草原上带回来的牛羊肉,吃吧,尝尝草原上的味道。”康熙很喜欢看十四阿哥吃饭的样子,仿佛眼睛都在放光。  “皇阿玛,草原上也有野鸡的吗?”他以为森林里有野鸡,草原上也有?  “有,还有草原牧民养鸡的,但是很少,草原太大了,养鸡的成本虽然不高,但是很容易被别的野兽吃掉,何况鸡下蛋是认窝的,而蒙古牧民是逐水草而居,没有定所。”康熙告诉他:“要么这些鸡养来吃,要么就是换钱,很少有人留着下蛋。”  “哦,那草原大么?儿子学了一句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小十四很是向往,以前去旅游的时候,都感觉草原好美,只不过那里多少都有了一些现代化的影子,这会儿的草原可是纯原生态,不知道有多漂亮。  “草原很大,如果你好好学习布库的话,皇阿玛下次去北巡,带你一个。”康熙看小十四抓着一根羊肋骨,油乎乎的小嘴儿,偏偏说着如此优美的诗句,真是,太可爱了。  “皇阿玛金口玉言啊!”小十四顿时露出大大的笑容,灿烂的闪瞎人眼。  “但是你要学会骑马。”康熙却开出了条件:“我大清的皇子阿哥可不是格格,去草原北巡的时候,不管是谁,都是骑马走的,朕偶尔也会骑马,在草原上策马扬鞭的美好,你去了就知道了。”  其实还有一点,这也是展现满洲儿郎勇武的一种方式。  蒙古人就敬佩强者,能人。  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单薄,同时也很现实。  康熙能把蒙古各个部落弄成一盘蛋炒饭,已经很不错了。  要知道很多蒙古人还怀念元朝时期,蒙古盟国那庞大的疆域。  “骑马?那我得好好练一练骑术了。”小十四赶紧咬了一口肉骨头,这羊肉肥而不腻,一咬一包水似的,太好吃了!  “这次回来有不少好马苗子,朕让人送给你两匹,送给小十三两匹。”这俩孩子也该学一学骑射功夫了,这会儿都大了,打基础正好。  满桌子美味佳肴,还有那牛尾骨,小十四是毫不客气的拿了一块最大的给康熙,自己拿了戴梓  戴家已经收拾妥当行囊,一家人惶的很,戴梓脸色也不好看,虽然说流放,但是没给他们全家戴枷锁,拴绳子。  但是家里的东西都减价处理了,房子都没留下,这才换得官差们网开一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