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1页)
比起三阿哥那后院有个格格,五六个通房大丫鬟,她这里,四阿哥只有两个女人,她够高兴的了。 只是到底才新婚,她也不敢去触霉头,只好找小十四帮忙啦! “奴婢这就去!”茉莉赶紧去后面找出牛肉干来,亲自带着俩小太监出门的,这皇宫太大了,她们刚来,不带着人一起走,自己都不敢出门。 到了干西二所一说,就见到了十四阿哥,然后就说了四福晋的意思。 “你先回去,就说小爷知道了,让嫂子放心,哥大概是有点纠结,嗯,我一会儿就过去。”小十四知道他额娘的心结,同样也是他那亲哥的心结。 打发走了茉莉,小十四换了一身衣服,拿了他的功课,去了干东三所。 干东三所他不是的债权票证;龙票代表了到期一定可以兑现的承诺,表明最高的信用级别。 龙票是一种还款票据,票据上盖有皇帝玉玺。 据说是因为清太祖开国复兴资金短缺,向豪门大户大量借款,出具了盖有龙玺大印的债权凭证。 凡手执龙票的关内大户,后来都被追认为是为大清立过大功的功臣。 后来户部开具的“银票”,也叫大清龙票,那是全国通用的硬性银票,只能在户部兑换银钱,户部钱库出来的不管是金子还是银子,都是含量足的钱。 平时这样的大清龙票只是在各个衙门里流通,用来汇账的,基本上没几个人见过。 其次是京城里各大钱庄的银票,其中最大的就是四海钱庄,这是一个十分有背景的钱庄,水很深。 还有一家连城钱庄,同样水很深,但是成立的时间不如四海钱庄长,可是连城钱庄在所有的府城都有分店! 这就让人有些意外了,何况,连城钱庄多半的业务,却是跟朝廷挂钩,户部的龙票,绿营的飞钱,几乎多半都是他们在办理。 费莫氏能知道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再多再深的内里消息,她也不知道。 “我试试能不能仿制?”小十四兴致勃勃。 “要想仿制也得明儿天亮了才行。”大嬷嬷将银票没收,让小十四赶紧睡觉。 看小十四还有些意犹未尽,大嬷嬷使出了杀手锏:“睡不好觉,该长不高了!” 果然,小十四一听“长不高”就听话了。 他前世的身高大概一米七,可是这辈子,他的身形长相都随了德妃,德妃才多高?一米六吧?他哥随了康熙,一米八七,大阿哥更是满人的标准长相,快两米了! 到了他这里就挫了! 所以他从小就喝牛奶,喝骨头汤,希望自己能长高。 这都快成了他的心结! 虽然十三哥哥只比他大了几个月,可是个头却高了他半个头。 小十四生怕自己跟前世一样,一米七的个头他还是穿了鞋子量的,那鞋子是内增高……。 关于上学的问题 “回十三爷、十四爷的话,因为万岁爷说过的,等到五爷的婚事过了,就要两位阿哥爷去尚书房读书。”李德全给了小哥俩儿一晴天霹雳:“还要随朝听政。” 小十三顿时想起了李德全这个谙达,曾经跟他们说过的规矩! 小十四顿时觉得晴天一声霹雳,他还没想好怎么办,苦日子就要砸在他脑袋顶上了? “除了读书,叫大起儿的时候,要随朝听政。” “听不明白咋办?”小十四觉得这有点揠苗助长的意思,六岁的孩子,你让他参加政务? 十六岁参加都嫌早,六岁?他前世六岁的时候,还在福利院的幼儿园里头,跟小女孩儿们打架,划三八线呢。 他亲哥十六岁……都成亲了。 “不用您当时就明白,只是去听政,不是参政。”李德全嘴角抽了抽,六岁的孩子能听政,是万岁爷规定的,因为万岁爷八岁登基,十六岁勤政。 八岁的时候,万岁爷也只是听政而已,没有权利参政,都是四位辅政大臣在干活儿。 真指望六岁的孩子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满朝文武都该去喝西北风了。 小十四点头:“就是让我们去听呗?不用发表任何意见或者建议?对吧?” “十四爷聪慧。”李德全觉得十四爷真是聪明,一点就透,不像是个六岁的孩子,像个三十六岁的大人。 “可是,能商量一下吗?我每日不到辰时起不来,每日午时必定午休,睡觉,不睡就会头疼!”小十四开口讲条件:“尚书房的卯入申出,小爷实在是……有些吃不消,还有读书,我们倒是没问题,但是听闻下午是武课?我们俩这小胳膊小腿儿的能干啥?” 所谓的“卯入申出”就是早上五点到下午三点。 这可真是一日的黄金时间段。 可是一个六岁的孩子,五点就要入尚书房读书了,下午三点才放出来。 学习的还都是文科,旁人咋养小十四不知道,但是他绝对受不了! 可惜,李德全却是咧嘴一笑:“那奴才就管不着了。” 他倒是会推诿,此事他的确管不到,也无法管,小十四要是想找人说道说道,除非找的是康熙。小十四郁闷了:“那我找皇阿玛去说一下?” 小十三拉了他一下:“别给皇阿玛添乱了。” 他们的皇阿玛很忙,小十四去了万一惹怒了皇阿玛怎么办呢?哥哥们都是这样上学的,到了他们这里就要改,恐怕不容易。 可惜的是,小十三不知道小十四的执着。 接到通知的第二天,小十四就去了养心殿,找康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