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第2页)
各家互相问候了一句,便沉默的等在旁侧。
赵氏姗姗来迟,穿着一袭湛蓝色裙装,腰间系着玉带,头上戴着金丝编织的花冠。
她显然是精心打扮过的,容颜艳丽。
整个人在霞光中夺目耀眼,不像是来等着验尸,倒像是来赴宴的。
沈缨看着神情倨傲的赵氏,竟对她生出佩服来。
佩服这个女子不论何时都不会让自己露出弱点,永远张力十足,令人不敢怠慢与小觑。
赵氏来时身后还跟着两个人,沈缨不识,但观其衣着打扮和口音应是洛阳的人,又从他们身上闻到一阵药香,猜测是医堂之人。
“怎么有旁人在场?姜大人这是何意?”
赵氏刚到场便质问姜宴清,显然因为外人在场,心下不悦。
姜宴清看了她一眼,淡声道:“赵夫人,请吧。”
姜宴清言罢又向其他两户人家微微颔首,转身往验尸堂内走去。
沈缨欠身行了一礼,上前一步,递上护着口鼻的面巾:“尸气伤身,还请夫人遮挡口鼻,免得沾染病症。”
赵氏见旁侧的几人全都看着她,压下心中不满,接过来覆在脸上。
沈缨紧接着步入验尸堂。
门内散出一股寒气,那是一种入骨的寒,身后的人纷纷笼紧了衣衫。
堂中放着三具尸骨,都覆着白布,板子旁侧挂着三个木牌,分别写着尸身的名字。
沈缨戴着护手,掀开第一具,是贾家委托县衙辨认的尸骨。
她从旁侧木案上取来一个白瓷碗,对一旁等候的贾家夫妇说,“需至亲生血,就留到这个瓷碗内,血迹淹没此处的红线即可,不多不少,不可沾染他物。”
那两夫妇互相看了一眼,点点头。
贾家主接过一柄匕首在臂上划了一下,在碗中滴入血。
沈缨将一些白色的粉末掺入血中,又将一碗酒水点燃,碗中顿时升腾起蓝色火焰。
她将盛着血的碗放在火焰上烤,边烤边旋转,慢慢的,白瓷碗的内壁上便均匀的沾了血迹,像是刷了红漆一样。
她又拿出一个瓷瓶,打开后置于碗的上方。
围观的人瞪大了眼睛看,就见那瓷瓶中滑出一条条发丝一样的东西。
那发丝似的东西落入血水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吸食了人血,然后发丝一点点变成血色。
一个跟随赵氏来的医者应是对蛊虫有些见识,见状惊叹道:“细若发丝,赤红如血,是极品血仙蛊啊,不愧是霍三养出来的东西。”
沈缨并未理会他的话。
她神情专注谨慎,轻轻的将那碗东西放置在尸骨头顶,用笔沾取人血在尸骨额心、心口、腕、脚心等三十几处,点了血点。
最后她又在足骨上用锥子开了个小孔,点燃一根香烛。
香烛味道很浓郁,隐隐有股冰霜之气。
众人聚精会神看向那具尸骨,就见碗中那些血仙蛊仿佛活了一般蠕动起来,从碗中爬到白骨的额心,缓缓钻了进去。
那些东西游动时是无声的,但那具灰白的尸骨仿佛染上了血气,渐渐泛起了微红。
沈缨的手很稳,那根香烛始终距离脚边三寸左右。
随着血仙蛊全都钻入尸骨,那烛火的香烟骤然改了方向,全部被吸进尸骨。
就好像……尸骨在吸食。
旁侧的人脚动了动,但没有出声。
沈缨余光扫了一眼,将香烛插入香炉中,起身站到尸骨旁侧,然后拿出一支骨笛。
她垂眼看着尸骨,低低的吹起来,像是引导那些血仙蛊在尸骨里面游动。
验尸堂内只剩下幽幽笛音,那具尸骨上慢慢出现了红色的纹路,偶尔还动一下。
屋内逐渐有低泣声,沈缨额间渗出了汗,待香烛燃尽那一刻她收起骨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