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坚决的决心(第2页)
“哦?为何?”
张易一时有些意外。
众谋士在听到“襄阳”
二字后先是恍然大悟,随后纷纷面露惊恐之色。
徐庶恭敬作揖解释道:“主公,我们刚攻下襄阳不久,民心尚未安定,乡野城乡间仍有众多刘表的支持者……”
显然,徐庶认为袁绍大军表面攻伐南阳,实则目标可能是更为脆弱的襄阳。
南阳城因张易多年经营,坚如磐石,在短期内难以攻克;而襄阳则成为了弱点。
这一念头在谋士们的脑海中闪过,众人连忙进言,显得颇为忧虑。
张易听完,斩钉截铁地回应:“不错,我亦同意元直的看法,但我决定继续进军益州而不是回师相救!”
“主公万万不可啊!”
众谋士闻此大吃一惊,立即上前劝说。
但张易迅速给出了理由:当前的益州,上庸城已被攻克,剩下的重要据点不多,大多只剩下一些偏远山城,整个益州已经是最脆弱时期。
“乘他病要他命”
,张易直言不讳地道出心中盘算。
张易继续说道:
虽袁绍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但这支军队刚刚经历公孙瓒战役,尚未将对方歼灭,意味着袁绍背后仍然承受巨大压力。
张易估计,此次进攻最多维持三个月左右。
三个月之后,袁绍便无以为继了。
中原局势扑朔,就算是附属于袁绍的曹操也可能暗中图谋,更不要说其他势力了。
“各位,我们的策略应当是以守襄阳,尽快攻取成都。”
张易坚定地说道。
尽管谋士们忧心忡忡,但看到张易如此坚定自信,最终还是选择了默许和支持。
次日,在荆州牧府邸,刘璋暴怒不止,摔碎了一块精美玉玦,痛心疾首地大吼道:“张易这小子究竟跟我刘家有何深仇大恨?你的根据地被袭,为何不回援?”
没人能回答他的话语。
如今的刘璋已不再是往昔那个沉稳的牧公子,变得格外敏感。
自从他就任以来,牧府的仆人们减少了许多,都是因为他心情不好时发泄愤怒所致。
就在此时,一名小厮急匆匆前来汇报,主簿张松求见,“快请他进来!”
刘彰虚弱地倚靠在高座上,见到张松进来后,不由自主地失声痛哭。
张松之前只是一名小吏,忽然擢升为主簿,心中对刘彰的知遇之恩深感铭记。
“州牧大人,依卑职之见,不如下属献上一计……”
张松说完后,目光闪烁,显得十分急切。
他的建议是让刘彰与张易结成联盟,而非屈服投降。
虽然刘彰对张易极为厌恶,尤其是想到张易竟比自己的儿子还要年轻许多时,内心的愤懑更是难以抑制,几乎达到绝望的程度。
然而,他不得不承认这可能是当下最明智的选择了。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