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敏感(第3页)
“谢谢,我们都是搞生物的,刚刚才加入了一个搞地理朋友。至于搞电子方面的专家,其实我们也在找。我们目前还没有名字。
对了,你知不知道天文所130所的人在干的事情。他们有个小组叫‘长弓’,这个小组里面都是整个东北大区最厉害的天文学家,空间工程学家,一大堆运载火箭设计师,除此之外还有两位是曾经的宇航员。如果要去寻求帮助的话也许他们那里能帮的上忙”。
刘建阳苦涩的说:“我们也想啊,但是这个长弓小组后台深厚啊,更不要说里面的那些大科学家、大工程师和宇航员,哪一个看得上我。
我听说,那些人探究的是建立一个深空探索和生存机制,追求让人类在太空上调查这个现象,并且予以改善和应对。他们的主张可以说是伟大、光明、正确的。相比而言”。
刘建阳说着从身边搬了把椅子过来,他坐在一旁继续说:“相比而言,我们晴空委员会就很弱了。我们都是私下里自由组建的,研究的是怎么让地面上的生活不受影响,并没有研究怎么去消灭这影响。我们没有这种技术,也没有这种资金。
对了,你们具体是研究什么”?
秦昭良说:“我们认为人类要适应这种环境,适应这种危机。这样的话也许应该探求出人类会不会被这种所谓辐射的现象影响,然后根据这个对人类进行改造。如果人类可以不被这种现象影响的话,那么这种现象就是无害的,甚至是有益的”。
刘建阳说:“听起来和光明教的那些人有点像啊”。
秦昭良说:“科学允许不同的声音,所以光明教也许也不是一无是处,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没办法,我们自己只能给自己想办法,说是能够自由的寻求支持,其实说实话,我们这样的野人是一点支持都没有”。
刘建阳凑过来说:“哎,这么看来,我们都是难兄难弟啊”。
秦昭良笑了,他说:“那是自然的。国家倒是更喜欢支持长弓小组这样有官方背景,资历深厚的团队。
不过说到底,这个长弓小组能不能做成事情是其次的,他们本身的路线就很讨上面喜欢”。
刘建阳说:“怎么讲”?
秦昭良又狡猾地把话题引到了长弓小组上面,他说:
“见到环境变化不选择改变自己,也不选择单纯地在地面上进行被动防御。他们甚至先入为主的认为这个辐射是个负面的东西,他们选择主动出击,选择去遥远的太空里探索真相,这种路线很符合国高联那帮议员们的审美,哪怕这是忽视科学的。
说白了,他们这么做不是一两年内,也不是五十年内能做完的。就算发射了一个飞船上去,飞出太阳系要多久?鬼才知道呢。
只要他们一天做不完这个计划,他们就可以一天天的源源不断地拿到大区乃至全国的补助和支持。补助是真金白银,支持自然就意味着话语权,明白我的意思吗”?
刘建阳没说话,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
秦昭良继续说:“大会上还有没说的一点是,虽然国高联更喜欢长弓小组。但是东北大区和冰城市肯定更喜欢你们晴空委员会这样的被动防御路线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刘建阳微微惊讶,他说:
“我对这些不敏感,看不出来这一点”。
秦昭良说:“现在你看出来了。你要知道,和拯救人类这么大的目标相比,我们的这个大区和我们的这个城市更关注于眼前的危机。南方气温下降了十度就出现了冻灾,我们虽然还能扛住十度的降温,但是如果继续恶化呢?要是再这么下去,我们冰城可就成真正意义上的冰城了。这是我们的城市最担心的事情。
所以我建议你去找一找城里的领导,说不定能够拿到更多的资源去帮助和支持你们”。
刘建阳说了句谢谢,坐在一旁沉思良久。其余晴空委员会的人也都在沉思,屋子里一下子有些压抑。
此时门外进来了一个警察,自然是曲友波。曲友波进来看到屋子里唠嗑的这些人,看了一圈对林雪滨说:
“你没事吧?你又不是科学家,你在这干啥”。
林雪滨说:“咋了”?
曲友波说:“事情复杂,我路上和你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