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页)
“好,都乖。”她一个一个抚过孩子的头,安抚他们的不安。“不过有一件事一定要记住,量力而为,太烫的地方不要碰,太重的东西不许拿,远离热汤热开水,还有……”
“被烫到手或身体其他部位,要冲、脱、泡、盖,用涌泉的水淋在伤处。”两人异口同声的说着。
李景儿满意的一点头,教育成功。“娘不希望你们受伤,以后煮饭的事等娘回来再弄,你们还小。”
“我们想帮忙。”霜明抿着唇,他不喜欢被当成孩子,家里只有他一个男孩子,他要保护娘和妹妹们。
忘了过去的霜明把对他好的李景儿当成亲娘,霜真、霜月是亲妹妹,他们是一家人,没有爹。
“对,帮忙,不让娘累着了。”学说的霜真嘴甜的撒娇,自认为够大了,可以帮娘做点事。
两个孩子都是经过苦难的,一个被父母丢弃,很怕没人要她,特别黏李景儿,跟前跟后的没安全感,一个连日高烧,吃了不少苦药,记忆消失了,但依然记得住破屋的苦日子。
这一年来,他们也经历了不少事,从遭人白眼到立足扎根,两个孩子的心态都有极大的转变。
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母子四人的确是穷,穷到身上只剩下四十几文,连间屋子也租不起,一块大饼分着吃,李景儿因此被迫丢下孩子,入山捕蛇贴补家用。
从闽江县出发时是盛夏,到了杨柳县已是深秋,这一段路足足走了三个月,期间还有几个孩子同行,餐风露宿的苦连成年男子都受不了,何况是一群没腰高的孩子。
吃过苦的人才知道珍惜,越发懂得惜福。
好在秋天是收成的季节,即使晚了些,快入冬了,但未受到旱灾、大水侵袭的山里,到处是可食的野果、山菜,掉落满地的栗子,还有准备过冬、忙着储藏食物的小兽们。
李景儿去时背着孩子,手提竹篓,带着两个大的去拾栗子、核桃,她将背上的孩子放在地上,上树摘柿子、酸梨等果子,等装满一竹篓再将孩子背胸前,竹篓子扛背后,一手牵一个回山洞。
回程时看到个蜂巢,她怕蜂儿螫伤孩子,便趁孩子睡着了的午后,偷偷准备了干草熏蜂,摘蜂巢她算是专业了,身为消防员这是基本技能。
一般来说消防人员只需要打火救人、扑灭火势就好,可是现代人将他们当成无所不能的超人,捕蜂、捉蛇还在其次,钥匙掉水沟里,脚被电扶梯夹住,老人行动不便要搬移,甚至情侣吵架也要前往待命,以免一言不合放火烧房子……
李景儿被各种突发状况训练得很镇定,也造就了她什么都会的技能,也许不专精,但足以应付日常生活。
在寒冬来临前,她已经将山洞布置成一间石屋,白米、白面、油盐酱醋茶等民生用品一趟一趟搬进山,还拾了满满的柴火,卖蛇的银两买了两床棉被和一些布料,一有空她就赶紧做几件换洗衣物。
入冬的寒冷她是知情的,光是棉袄怕是不能保暖,一不小心弄湿了不容易干还十分沉重,因此她在村子里收鸭绒、鹅绒,羊毛也成,塞入原本该放棉花的袄子里。
不过不多,也就够做她和几个孩子的袄子,顶多再做一尺见方的小坐垫,给年纪最小的月姐儿用。
之前洞里有几只置而不用的石瓮,她便想着别浪费了,跟山下的农家买了四、五十颗大白菜,以及常见的豇豆、黄瓜、萝卜、茄子、芥菜……做了韩式泡菜和以米糠腌制的日式酱菜,大山封山后也有些菜蔬给孩子吃。
辣椒没找着,倒是山椒不少,泡菜她做了辣的和不辣的两种,满足了口腹之欲也补充了蔬菜的营养。
“帮忙要看情形,煮饭烧火时一定要有大人在场,汤太烫让娘端,你们的小手还太细嫩,容易烫伤。”她伸出手,和两只养得白嫩的小手一比,小小手心显得粉嫩而健康。
山里面要找大夫很难,山中气温较平地低,为免孩子一见风就病倒,李景儿摘了不少野生菊花、金银花、板蓝根、黄花地丁和鱼腥草,煮成一锅当茶喝。
或许是她对孩子们的用心,一整个冬天没一个孩子生病,顶多咳两声、流些鼻水,喝两碗红糖姜水逼逼汗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