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统秦两汉十三(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白白:“董仲舒提议,使用儒学,可使百姓知礼节,知荣辱,凝聚民心,用道德束缚住了隐形的危险,也让帝王掌控国家更加顺手。”

“而法学,就是划下道来,那些‘我没有道德就没有人能绑架我’的人,感受来自正义的铁锤制裁叭!”

“现在听起来很合理的举措,刚开始实施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实际上,‘罢黜百家’这个形容出自《汉书·武帝纪赞》。”

“班固就是一个强烈反对派,他焦虑啊,忧愁啊,你说,秦始皇罢黜百家,独尊法术,这就亡国了,陛下又来一次罢黜百家,怎么就不吸取点亡国教训呢?!完了,完了,大汉要亡了。”

“朝中唱衰一片,但是董仲舒何等人也,早已预判了你的预判!我实际上才不是做‘罢黜百家’这种招人恨的事呢!”

“这位苟王,从实际需求出发,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研究了一番西汉国情——因为吸收了秦朝的教训,西汉初年对于诸子百家学说十分宽容,大家百花齐放,怎么会有人敢提‘罢黜百家’?”

“你看那强势激进派贾谊和晁错的下场。董仲舒当然不会大喇喇说:皇帝你别用他们的学说了,听我说的没错,不听我说的你就亡国!”

“下一秒,汉武帝只会大怒:你在KTV朕?大手一挥,赏赐个腰斩大礼包。”

“董仲舒的提议十分温和,只是请求把儒学当成官方学说,汉武帝通过设立五经博士这样的手段,变相抬高儒家学说的政治地位,并没有对其他诸子百家下毒手。”

“封建时期的上行下效,并不是皇帝发份红头文件,基层就能彻底贯彻执行的,皇帝努力中央集权,对于基层的控制力仍然堪忧,下头人有的是办法拉帮结派糊弄你!所以刘彻洞悉人心,把握了汉朝读书人的命脉——赋予儒家经典国家公务员考试标准参考书目的荣誉。”

“五年儒术三年察举!”

“真正的上行下效实行之下,儒学地位在反复浮沉之后,潜移默化影响大汉读书人的思想,水滴石穿,摇身一变,飞上枝头变凤凰,成为垄断性官方学说!”

——

原来还能这样!

刘彻和董仲舒代入感极强,听得如痴如醉,豁然开朗,表示学到了学到了。

学习未来自己的计划怎么能叫抄袭呢?

感谢未来的自己!

而且绝妙之处再于,诸子百家的学者看着天幕慨叹,却什么也不能做。

若是激烈反对此举,就显得你格局小了。

毕竟人家没有对你们实质性做什么,只是-->>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