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而逝(第1页)
第十五章随风而逝
李墨栩作为集贤殿学士,平日撰写一些古籍资料,收集那些已失传的藏本。
任职之初便很少上朝,每月俸禄百两银,还有公家喂养的马,供给人骑马上朝,着实比赋闲还要舒服享受。
皇帝怎会养他这种人在群臣中,并且对他颇为倚重。
其中缘由要说到当年皇储之争,二皇子赵璟在太辅推举下得了势。当年的白太辅,也就是如今白雅臣已过世的父亲。
赵璟生来平庸还贪恋美色,却也明白水亦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认为作为皇帝学会平衡大臣的势力便已足够。他对治理天下并无兴趣,便交给他信赖的人。
他这辈子注定是个庸君,不求留名千古,但求国家在他治理期间太平无灾难,不至于留下千古骂名死也没个安稳,文煜是他诸多子女之中最疼爱的孩子。
十七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季,长安道上铺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当时孟老将军在边境与蛮夷陷入苦战,文煜的出生给宫中添了一丝喜悦和生机。
边疆传来捷报时小公主也顺利降生,赵璟认为这是吉祥的预兆。
文煜的母妃陶氏被封为贵妃,封号为桃妃,住进历代皇后才有资格享有的瑶年殿中,一时羡煞众人。
文煜生来聪慧,小小年纪宠辱不惊,十月能言,三岁便会巧语从她母妃那处讨要桂花糕。她身体一直活泼健康,却在八岁时意外失足,跌入御花园的赏月池。被人救起后,她失声过一段时间,言行举止疯癫,见过她那时样子的仆人,都以保护不周的理由被丢到乱葬岗。后来文煜可以如常人一样说话时,身体却也变得羸弱多病。
提起八岁那年,她在赏月池究竟看到了什么。她仍是满眼泪痕,什么也不肯说。她眼中恐惧令人费解,却怎么也不肯说出是什么让她这样害怕。
皇帝不止一次派暗卫去查明,每次的答复都会是,“陛下,并无收获。”
就像当作一件习惯一般,如今文煜已不在,赵璟的调查却从未停止,好像如此就能够自欺欺人,假装他的小公主还在。
朕身边都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了,白丞相今日又同哪位大人置气了?
赵璟无所事事地想着,又想到文煜的驸马去了宣州。
宣城太守夏瑾奕还很年轻,奏折却写得老练犀利——旱灾已经缓解,百姓重拾耕种信心开始劳作,疫情也已得到控制,还请陛下拨给银两,用于粮仓建造事宜。
赵璟觉得烦闷,把折子扔到了一边,劳作与否又有何用,一场天灾还不是要将一切努力打回原形。
白肃熙接到回京诏令,圣上已经急召他回京了,便无法再耽搁。细柳亭下,身材颀长的公子立于此处。
柳枝随风摇曳,夏瑾奕凝眸遥望,远处是曾与那人同游的芜湖。
在此处给他送行,不知这副景象看在那人眼里,会生出怎样的情愫,他会明白自己挑选了这个地方给他送行的心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