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95第 95 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季洵一边愁,一边等着下一个剧情点,日子过得着实百无聊赖,度日如年,沈修远倒有事干,不是去九苍山就是往凌霄峰,下山也下了几次,连糕点都会自己买了,季洵十分惆怅,再这么下去,成玉不参与剧情了,他在这个故事里,又算什么人呢?

可季洵没辙,只能看沈修远忙来忙去,石台底下的木片又多了点,他除了继续扮演成玉,还能怎样呢?

然而事实和季洵所猜想的相去甚远。

百里浪那日才说了自己师父是余倾,第二天就被沈修远和龙渊联手推进了九苍山的学堂交流学习,玉衡君可劲儿八卦,应该说打听老友消息,听听老友生活如何,再决定有的信物要不要送过去。

沈修远算是暂时放下了一个包袱,紧接着便抓紧时间往九苍山查阅各峰弟子的调动情况去了。

九苍山时常会派弟子下山历练,相关人事众多,因而人事记录齐全,不仅历练名单可按月查询,事假病假自成一档,人员变动也有迹可循。沈修远一直记着张浩和他的惊蛰之约,若是当真孤身前往,未免太过被动,与其届时听取一面之词,不如亲身调查。

首先要查的,就是之前师父物品被盗一事。

青霜峰鲜有人来访,千山派弟子也少有鸡鸣狗盗之辈,门派当中更几乎无人不惧五长老威名,如何有人胆敢上山偷盗?且偷盗的都是师父常用物品,其余值钱物件分毫未动,只能说这人对师父必然有不良心思。

但千山派向来教导弟子以正道立身,从前门派大比时,弟子们即便有想打败他沈修远拜入青霜峰的,也在输给他之后歇了心思,与他相处并无二致,唯一不同的……只有张浩。

一介凡人,毫无根骨,十余年前便一心要拜入青霜峰,即便在九苍山外门十年也没能歇了心思,门派大比时更以凡人之力挑战十余修士,为的依然是拜入青霜峰成玉门下。

若说嫌疑,自然是此人最大。

九苍山的文书记录一直开放查阅,但纸张特殊,除了专门负责的弟子,无人可以修改,沈修远查阅了张浩几次外出的时间,除去惯例的历练,就是一次探亲,从门派大比之后开始,结束的时间……似乎在他和温琅从炎山镇回来的时间附近,时间较长;以及另一次事假,从他们出发往玄云书院去后,到论道会结束之前,前往洛城采买,期间不长,但……每一个时间点,都十分可疑。

沈修远记得很清楚,门派大比之后,张浩离开前曾来青霜峰找过他一次,对师父的态度前后大不一样,从前可以说是隐秘的憧憬,但那时却是怀疑和厌恶,若说原因在于门派大比的失利,那也应该是厌憎他沈修远,怎么会反而对师父心怀不满?

至于探亲……沈修远翻阅了探亲假所记录的去向,是洛城,洛城与南岭并算不上十分遥远,为何会花去这么长时间,甚至已远远超过了九苍山的规定?

再来是论道会,张浩离开的时间正在他们出发之后两日,那时青霜峰并未封山,如果是张浩的话,他完全有机会偷盗,但这一点并不充分,可是……

为什么又是洛城?

为什么同是洛城,两次花去的时间相差如此巨大?

而且……在从前的十年当中,张浩一次也没有请假探亲过。

其中又有何缘由?

沈修远翻阅了另一本调动记录,张浩在第二次从洛城回来后便申请调往凌霄峰,但凌霄峰与九苍山不同,凡人去了凌霄峰只能做洒扫弟子,张浩为什么要放弃时常外出历练的九苍山?这和他当初一心想拜入长老门下已然相悖!

古怪,沈修远从前并未细思过张浩,只当普通朋友,相互不必过分过问,却不知道这人身上竟会有如此多的古怪!

一阵莫名的寒意袭上,沈修远按下对未知的慌张,沉下心来,合上记录册子,边一一放回原位,边回忆着。

一定有什么东西被他漏了,张浩虽然古怪,但即便是可将自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时候,也并未耍过一回阴招,他们比试堂堂正正,单论剑道,沈修远不觉得张浩会是一个阴毒小人。

册子被放回,沈修远也离开了这座林中的小阁楼,同负责的弟子打过招呼,便回了青霜峰。

事关季洵的“非仙非凡”,他不能让多余的人起疑。

季洵不晓得沈修远在调查,只知道沈修远昨日回来时心情似乎不大好,直接就回了房,也没来找自己讨一杯茶喝,没多久就提着和光又出去了,季洵知道自己这么关注沈修远不大好,但说实在话他也没有别的多少事情可做……如今一颗心又在悬崖边踌躇,只能这般欲盖弥彰地维持现状了。

翌日,沈修远去了凌霄峰。

昨日他应邀往凌霄峰去,百里浪想和他们几个再切磋切磋,地点就在从前门派大比的地方,广场宽阔还方便围观,无忧存了一分不能让外人出尽风头的心思,出手也比平日切磋更凌厉些。

沈修远早被百里浪钦点了不可推诿,这会儿就站在外围一边候场,一边对比百里浪这些日子过去是否精进了。

他没有忘记张浩的事情还有许多疑点,又遇上相关故地,难免三心二意。

张浩行踪开始变化正是在门派大比之后,其余时间点不便分析,门派大比却是个极为鲜明的转折点。沈修远站在外围往大殿看去,印象中当时大门敞开,五位长老就坐在大殿门外,旁边悬挂了一副水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