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1页)
他算了算日子,回去弄弄百悦酒楼,新村搞完布置,正式经营起来,就该去书院念书了。陈暮雪心中一暖,知道李月来没忘记自己念书的事,也把易微的嘱托记在心里,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幽州之行(十八)第二日,幽州满城落雪。院子里蒙上一层素白,雪景别致。“你若要什么,叫一声刘妈,她在厨房”。简单吃过早饭,陈暮雪打着伞,和陈琼准备出门买菜。“晓得了,你们快去吧”,李月来躺在床上催二人快走。陈暮雪听着,像是自己在家呆着很碍李月来的事,他无奈一笑,和陈琼关门离开。门声刚落,李月来瘸着腿从床上爬起来,让刘妈在院子里搬了一把椅子,放到石阶旁的柑橘树下。他躺上去安安稳稳盖好一床绒毯,捂紧暖手炉,抬眼欣赏院中雪景。这般恬静的日子让他仿佛回到镇水村,还没和陈暮雪在一起的时候,抱着一本书能发呆一下午,等阿娘叫他吃饭。“杂货啰,卖杂货啰!”随着叫卖声的,还有一阵阵醒耳的敲锣声。“刘妈,外面卖什么的?”李月来问在院子里扫地的刘妈。刘妈捧手哈气,屏气听了两声,这条街常来的走货郎就那几个,她立马辨认出是谁,搓了搓道:“是手艺人,他自己做的小玩意儿,走街串巷卖着玩儿”。听罢,李月来也生出兴致,道:“快把他喊进来,叫我也看看”。“好咧”。刘妈快步去开门。“诶,您好”。走进院子的是个老爷子,他向刘妈说了一句,身挑扁担,越过刘妈一眼就看到椅子上的李月来。“公子,您随便看看”。他走过石阶,向柑橘树下的李月来走去,一边笑哈哈道:“公子这院儿的景色真好。”李月来笑了笑,想撑起来一下没成功,无奈地躺回去。见状,刘妈赶紧跑过来扶他起来。“老爷子篮子里卖的有什么稀奇的玩意儿?”李月来问。老爷子放下篮子,上面有一层盖布,雪籽落在上面化了好些水,他揭开布道:“啥都有,公子随心看”。李月来略微扫了一眼,都是些机巧玩意儿,有木头的,银的。李月来望着老爷子说:“您给推荐几个特别的,外面买不着的”。“咱们卖东西,讲个缘份,赶巧昨日才做好一把簪子,前后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公子给过过眼?”李月来单脚站着有些累,坐下道:“成,我的腿脚不便,还是坐下看”。“好咧”,老爷子先是打量李月来的伤腿一眼,俯身从篮子里翻出一个黑色的盒子,揭开两层包着的布,递给李月来:“公子看看”。盒子里是一根通体青绿色的龙首簪,簪前呈尖椎形。李月来拿簪子迎着光打量,中间依稀能看到分布不匀的墨点,像是一座小山的轮廓。老爷子见李月来打量许久没放下,又详细介绍道:“这是单股的青琅玕龙首簪,本按女簪做的,但您也瞧见了,簪子通体素静得很,给您夫人或是自己带都行”。“您卖多少银子?”李月来把簪子收起来放回盒子里,问老爷子。“二十两”。青琅玕的簪子,这价本是贵了。但就像老爷子说的,青琅玕多做女簪,难得见一回男女都适用的,中间墨色小山也颇为别致。“十两银子,你看怎么样,合适咱这买卖就成”,李月来上回在新村挣得钱还没用完,也不讨价太狠,又说:“快过年了,给您讨个好彩头,但愿来年一切顺意”。老爷子略做思索就爽快地点头:“成!”闻言,李月来摸出十两递给老爷子:“多谢您”。老爷子欣然接下银子,麻溜地说吉祥话:“公子面善,来年入仕必为官,从商发大财,结亲抱小子!”“承您吉言”,李月来笑答,摆手让刘妈送老爷子出去,自己则又躺回椅子上欣赏簪子。此簪和陈暮雪的气质极为相配,待会儿吃午饭送给他弄一个惊喜正好。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只簪子硬是生生挨到吃了晚饭才送到陈暮雪手里,因为陈暮雪买菜回来后,心血来潮非要下厨做饭。这一做,中晚饭合一块吃了。李月来啃着冬枣,抱臂靠在厨房门口,观望陈大厨做饭。渐渐的,他鼻子嗅到一股糊味儿,略微不忍地单腿跳到灶台旁,看了看陈暮雪锅底炒得黑乎乎的萝卜片儿,婉言道:“你是读书写字的手,让刘妈随便炒两个菜,咱们吃了好睡午觉去”。陈暮雪不依,把锅里的萝卜片盛起来倒掉,重新倒油,放一盘新的萝卜条进锅翻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