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23章(第2页)
正因如此,原主才会一省再省,就是想在四儿子宋昌永说亲前,先把房子给建起来,到时候说亲也容易些。
原主的俭省一般都从自己和几个儿子媳妇衣食上省,再不会克扣宋红玉和孙子孙女的口粮。
当然,像儿子媳妇们平时自己做私活攒的钱,她也从来没让他们交过公。
老大宋昌学小时候跟着宋克山学了一点儿木匠手艺,平常偶尔帮乡里乡亲打一些小东西,一年也能挣个几两银子的手工钱。
宋昌学跟周氏成婚近四年,夫妻俩手里的私房怕是都快赶上公中的钱了。
老二宋昌义虽然没有手艺,但他水性好,常去河里摸鱼捉虾,跟乡亲们换些其他东西,或者去镇上卖钱。
虽说比不上宋昌学,但多少肯定也攒了些银子。
至于老三宋昌平,是个闷葫芦,只有一把子傻力气,娶的媳妇李氏也是个嘴笨的,但她手巧,时常跟着娘家嫂子们接一些绣活。
独独老四宋昌永,人虽然机灵,但却没藏什么心眼儿,但凡在山上捉到什么野鸡野兔,从没想着拿去卖钱,自己存私房钱,而是带回家给一家人吃。
人心都是肉长得,一次两次这样倒还好,次次这样,宋昌永也觉得没意思。
渐渐地也不再去山上弄陷阱,活少的时候就给原主帮忙,要么就给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做些小活。
银子不多,初心就不打算分了。
家里的房子一人一间,她住的北屋归她自己,等百年之后,再决定给哪个儿子。
十二亩田地四个儿子均分,一人两亩旱地一亩水田。
初心从来没种过地,也就不打算给自己分,反正她有做吃食的手艺,加上随身仓?????库的存在,完全可以养活自己和宋红玉。
至于家里其他东西,平时各人用的东西就归各人,锅碗瓢盆按人头分,厨房可以先共用,等以后在慢慢修建。
到了傍晚,下地的人都陆续回到了家。
周氏、王氏、李氏妯娌三人合力在厨房忙活,这可是分家前的最后一餐,请的又是里长和族老,三人自然是齐心协力,打算做出一桌像样的席面来。
饭菜做好端上桌,宋昌永也把里长和两位族老请到了家里堂屋坐下。
初心招呼里长和族老吃饭,等吃了差不多了,才开始谈正事。
“如今孩子们都大了,昌学、昌义他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是时候分家单过了,这个家里-->>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