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3筹谋(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襄禄笑了一下:“我就知道,你跟你母亲的心性是最像的。”

祭拜完襄沐灵后,秦雪川就回宫了。

过了一夜,凤都中忽然发生了几件大事。

朝廷中的几位官员在一夜之间全都莫名其妙的死去了,而且他们的身上没有外伤,也没有用过毒的迹象,这种死法实在诡异。

第二夜,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奉旨查这件案子,仵作们仔细检查过死者尸身,还是没有查出任何线索来。此案判定那些官员因病亡故。

只是如此多的官员在同一日病故,怎么说也是不正常的,可是大理寺的人查也查了,根本就没有发现他们死于非命的证据。

秦雪川知道这件事后笑他们当然找不出证据来,因为凶器是一根针,那针在头顶上。而且大理寺的人办事一向省事,他们不会查到那里的。

阿英替他办的几件事确实很隐秘,很利落。

而这些官员中其中就有一个在大理寺任职的佐领死了。秦雪川此刻向皇帝进言,说常谏之虽然在冬猎之中失职,但他本人一向谨小慎微,做事利落,于是直接推荐他为大理石佐领,让他协助大理寺办案。

朝中与他不是一路的重臣当然是极力反对,因为他们说常家远在边关已经握有实权,如果再让常谏之入大理寺的话,就会加重常家的权力,这对皇帝不好。

而秦雪川不这么认为,而且襄禄也帮他说话了,皇帝也不好拒绝,于是常谏之就这样成为了大理寺的佐领,他除了协助大理寺的人办案外还负责与刑部的人进行交接工作。既然常谏之已经为秦雪川所用,那么在大理寺和刑部就必须有他的人,这样办起事来也方便。

而且常谏之之前与秦雪川并无直接的关系,不会有人将他们想在一起的。更何况秦雪川以前从来都不问政事,好不容易提了一句,也是帮着襄禄说话。

比较襄禄提了一句要让常谏之当大理石佐领,秦雪川就连忙符合着,想必秦渊也不好回绝。一是看在襄禄的面子上,二是他这个太子开口了。

秦渊早就对世家起了杀心,现在却不得不顺从南灵世家,毕竟南灵家在大楚党羽众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除掉的。

秦雪川吩咐阿英杀的那几个人,他们的致命伤其实都在头上,或许有仵作查出来了,但秦雪川早暗中在大理寺和刑部安插了人,所以他们得出的结果自然是病亡。现在又加上常谏之,想必不用秦雪川说,常谏之也会自己去查到底是谁利用他的妹妹常碧云威胁于他。

这样一来,这事情就好办多了。

而且秦雪川让阿英除掉的都是想要在后面害他的人,或许是他被毒怕了,最近他总是觉得精神恍惚,觉得有人要害他。虽然他病势缠绵反复总不见好,但他也不是一个糊涂人,他的智商并不会因为生病而降低。

前些日子那些散布谣言的人,秦雪川已经知道是谁了。而且那些难听的话里,张口闭口就顺带着襄妃,在皇宫里那么恨襄妃的恐怕也只有皇帝后宫里的妃子了。

而明目张胆地觊觎太子之位的人也只有淑贵妃母子了。

萧誉散布他缠着自己的流言不过是想要抹黑自己,而淑贵妃每句话不仅带上秦雪川,顺便着还拉上了襄沐灵。

这淑贵妃以前就是襄妃身边的一个侍女,虽然现在已经身居妃位,在后宫可谓是炙手可热,可是她似乎拎不清自己的身份。即使她有机会攀附皇恩,生下皇子,可她原来的身份仍旧是一个低贱的侍女。

她骨子里还是有那种自卑感,为了掩藏这种自卑感,所以她才会笼络朝臣,在后宫一手遮天,甚至不惜想要谋害太子。

秦雪川想冬猎那日,第一拨想要刺杀他的人恐怕就是淑贵妃派来的。而且那些人也不像是训练有素的死士,恐怕是淑贵妃从哪里找的江湖散兵。只是那些人也全都葬身晗谷了,现在也是死无对证。

淑贵妃愚蠢,她做的事情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是她做的。秦雪川想她已经对自己构不成威胁了,而此刻他最担心的是后面来的那群刺客……

那些刺客与淑贵妃派来的刺客不同,他们不会废话,而且杀人手法干净利落,每一刀都直取他人性命,一看就是训练过的。

在这凤都中除了淑贵妃为了她的儿子觊觎他太子的宝座之外,还有谁恨他恨到杀了他不可呢?

而且,在冬猎时,他曾经在擂台上击鼓受到一支来历不明的暗箭攻击,当日皇帝看了那支箭后神情复杂,而后来却说没有事,只是一支普通误射到这里的箭罢了。

当然,这种话秦雪川是不相信的,说不定皇帝也知道一些内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