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三十一章(第2页)
信上字迹不同,显然不是出自一人。
阮清泉和程逢珍都是知识分子,有一笔好字。
两人虽然身处困境,写出的字却不显丧气。
他们写在农场发生的事情,文字幽默,引人莞尔。
信中描写的农场生活是旷野、蓝天、雪山,和枯萎后依旧屹立不倒的胡杨树。阮清泉还写了首诗歌颂大漠风光,程逢珍则在末尾讲了那几颗红枣,说是友人赠与,她以前没见过这么大的枣,初见时极为吃惊。
她还说自己已经让阮清泉试过了,这红枣虽然体型巨大,但滋味甚好,让阮青可以放心大胆的食用。
阮青笑着看完信,折好信封,拿起一旁的枣。
咬了一口,确实很甜。
她知道夫妇俩虽然信上写得好,但劳改的生活不可能有多轻松,这几颗枣肯定也是好不容易才能弄到。
阮青吃了一颗,把剩下的两颗收起来,斟酌着写回信。
她依旧不知道要写什么,心里的疑问很多,但都不适合写在信里。
半响,她叹气,放下笔出门。
门外的小院与刚来的时候大为不同,菜园里的蔬菜郁郁葱葱,几株移栽的果蔬也长出新叶,葡萄藤快要爬满木架,叶片已经勉强可以遮住天空。
隔壁的张嫂和马翠兰在门口扎辫子,尾端用红头绳扎紧。
“好了,看我闺女也不比谁差。”
张嫂扯着女儿来回看,马翠兰低着头像个木偶随她折腾。
“头抬起来,有什么不能见人的?”
张嫂拍了她一下,转眼往旁边瞧了眼,正好见到阮青在门口。
“小阮。”
她扬声喊,把马翠兰拉上前:“看看怎么样?”
自从阮青搬来,就从未感受过如此和善的张嫂,一时有些愣神。
不过张嫂其实也不需要别人回答,她就是显摆一下。
马翠兰穿着新做的衣服,半长的头发梳成整齐的马尾辫,脸上不知道是擦了东西还是去了汗毛,看起来比以前白了不少。
她本来就是耐看的女孩,这么一收拾,就足够吸引人。
阮青说:“好看。”
张嫂一扬眉,得意道:“不比你差吧?”
阮青:“……”
马翠兰咬着下唇,感觉臊得慌。
身体挣了挣,小声哀求:“妈……”
张嫂瞪了她一眼,让女儿闭嘴,又看向阮青,想用目光逼着她承认。
阮青试图去理解张嫂的行为,但未果。
于是便顺着她的意思点头:“当然不比谁差。”
她顺了张嫂的意,却没有好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