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 29 章(第2页)
河道的水在这里汇入大河,人流也与别处不同起来。
这里路宽,适合车马往来,沿着车马道一路往前,便是整个府城最繁忙的码头。
货运船只,客运船只,大部分是混杂在一起,既有货,又有客的混装船。
码头上,排了许多船只,有正在下货的,有上货的,亦有排队等着入港的,乱中有序。
码头上人也多,除了船上下来的客商,大多是卖苦力的青壮。
人流之大,比之北市南街,也不差甚么了。
后来几日,钱钏带着陆桢常跑到南街和码头来。
邹介的屋子很容易便租了出去——最近到府城的学子越来越多,学子并非都出自殷实之家。
来南街找房子住的也不少。
她除了将邹介的屋子转租给一两位求学的学子外,还给近旁的邻居找到了租客——房源得多亏那几块点心。
只是,在南街做租房生意并不容易。
想在这里租房子的,银钱上都不宽裕;在这里有房子的,同样手头紧。
所以她得到的佣金或者说谢礼,不过够个跑腿钱。
钱少了,她便兴致缺缺,后面几日鲜少在南街逛了。
其实像南街这里的房子,也不是不可以赚钱,只是她暂时没有实力去改造,对其无能为力。
现在她比较有兴趣的,是在码头左近的一个院子。
码头人流客流都多,这里做生意最多的,除了客栈和小吃铺,便是仓储了。
穿过码头往西,走上一盏茶的功夫,便有一幢院子,院外有铺面,不过小小两间,院子和院门却都极大,可供马车通过。
里面十余间屋子,都是同一制式,不像正常人家的院子,有主屋厢房之分。
这是用来做仓储的。
“因我自家有商队走货,所以才置了这个院子,专门存货物用的,只是现在家中有事,急着回乡,这才要将院子转手,否则,白放着可惜了的。”房主如是说。
这院子是钱钏这几日天天在附近转悠找来的,主家说要回乡,急着要租或卖出去。
钱钏猜想他是生意失败了,否则家里有事,商队还在,等主家回来接着做生意就好,如何便要卖掉呢?
不管如何,她都想先拿下它,不论租给别人,或是自家做生意,都使得。
这院子位置不算差,做生意可能稍逊些,但这样的院子也很难得了。
但她现在没什么银子:“要不我先租下吧,”和房主绕着圈子讲了价,买房二百三十两银子,租去的话,五年,五十两。
还是买着划算。
两边先讲明,又签了契,钱钏交了五两银子的定金,说明日再来付余下的银钱,便回了府学街。
她身上银子不多,原来的十几两,加上后来的跑腿儿费,零零总总加起来都没二十两。
若要拿下那院子,还得求助于陆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