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第2页)
荷花娘气势汹汹而来,又灰溜溜地离开了,她实在不是赵金桔的对手,更何况闺女又不占理,而且闺女马上就要嫁人了,可她以后还要生活在村里,也不能把李大傻一家人得罪的太很了。
骂走了荷花娘,赵金桔身轻气爽得,看着身后地闺女道:“好好地学着点,你以后总会用的到。”
李香儿嗯了一声,心想她用到地机会恐怕很少,她是能动手,就绝不动嘴地人,动嘴那有动手来的畅快。
第133章流言蜚语害人不浅
骂战只是一小插曲,两人很快就忙了起来,这一天虽也有人陆陆续续地来卖粮食,但比着前几天已经少了很多。
晚上回到家后,她掏出了宋铭给她地银子,把宋家全权托她收粮的事给两婆媳说了一番。
两婆媳听闻不知有多高兴,李姜氏打开钱袋子,里面地银子差点亮瞎她地眼,她没见过世面的吸了吸口水,如同梦游了一般。
“天啊!这么多银子,我老婆子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地钱。”
赵金桔这会也有些梦幻,不过她想的更多地则是这么多地银子,女婿就这样放心的交给了闺女,这说明他打心眼里看重、信任闺女,她拉着女儿地手开心地笑道:“你以后有福了。”
两人数了一番银子,又数了一番,慢慢地冷静下来后,李姜氏把钱袋子还给了孙女。
“收好了,这万一丢了,把你卖了都赔不起。”紧接着又不留一点私心地给孙女讲述了一番藏银子的方法,最后更是不放心地给了她两把锁。
李香儿看着手里的两把锁:“……”
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嘛,如果真有小偷潜入了她地闺房,肯定也是偷上了锁得箱子。
三人说了一会闲话,她像阿奶打听起了李峰的事。
知道李峰变好了,李姜氏先是感叹了一番这才道:“他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其实他小时候并不是这样的,很乖巧,也很讨人喜欢,可自从他爹病死,她娘受不得穷勾引别村的汉子跑了后,村里就议论纷纷得,你也知道咱们村那些妇人都是什么德行,没事就喜欢看个笑话,议论个是非,那些年他没少招人非议,打趣,后来他慢慢地就学坏了,现在想来他学坏恐怕和村人地议论脱不了关系,这流言蜚语有时候真是害死个人啦!”
李香儿到没想到这中间还有这样的缘故,看来他娘的事给他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在他的眼里恐怕女人就没有一个好东西,所以他才会那么地对慧娘,慧娘怀孕后,他应该是又想起了小时候被人议论的事,不想他地孩子将来和他一样所以才会变好。
不过李峰毕竟是闲惯的人,又沾了不少地恶习,谁也不知道现在这种状态他能维持多久,他们得帮他一把,等宋铭回来后,给他说道说道,看能不能拉扯他一把给他找个事做,也算是还了前世慧娘对阿奶地救命之恩。
彼时宋家,宋氏正吃着饭‘嘭’地放下了筷子。
“你说儿子这是什么意思?收粮的事不交给我们,偏偏交给李香儿,我们就这么不值得他信任?这几日你看看他殷勤的样子,那像是在对未婚妻,那简直比对待祖宗还要亲,我生下来地儿子,辛辛苦苦地拉扯他长大,也没见他这样对我过。”
宋顶天知道媳妇这是反酸了,他慢悠悠地吃着饭劝道:“你有啥可想不开得,将来陪咱们儿子一辈子的是李香儿又不是咱们,况且他愿意把收粮的事交给她,咱们还落得一个轻松自在,有福你都不愿意享,傻啊!快别想那些没用得了,吃饭吧!”
宋顶天劝了一番媳妇,想着儿子出去买粮了,他要在他回来之前把几间屋子收拾回来,到时好装粮。
宋氏心中虽仍有些不平,但觉得丈夫说的也有道理,拿起筷子,气的她多吃了半个馒头。
第134章借钱风波
李香儿自然不知道宋氏对她已经有了意见,翌日在周婆子的大嘴下,一传十十传百得,她们收粮的原因就散播了出去,速度比她想的还要快,隔天就有人来打听了。
虽然她们地说辞一致,但村里人一开始是半信半疑得,不过他们觉得三家不可能都骗他们,有些汉子实在是忍不住第二天就去了镇上,他们打听了一番往年的粮价,又对比今年得,回到村里后,告诉了家人,这一次大家都知道了粮价没有降还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