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第2页)
路过的两家书肆,李祁也都进去看了,大概因为比较小,面对的顾客也以平常读书人居多,李祁想了解的话本确实有不少,挑了几本卖的最火的,就直接去了马涂推荐的兰雅居。
“这位公子,你需要看着什么书呀?”
李祁还未进门,就一书店里的小厮跑到跟前询问着。
“你们这可有话本?”
那小厮一听,瞬间眼睛就亮了,笑的也更灿烂起来。
“有,有,小公子要什么样的话本,我们店都有,不仅是京城这边的,还有苏杭地区最新的,连带一些其他地方的,我们也有。”
“先带我去看看。”
“好勒,公子这边请。”
李祁跟着走进去,这兰雅居颇大,卖的最多的,就放在门口最醒目的地方,内里还有好几排的书架上专门摆着不同的话本。
要知道,这些书架上摆放的只相当于样品,真的要买的话,会重新给顾客拿新的,由此可见这兰雅居书的种类之多。
“近日卖的最好的话本有哪些?”
“公子你真来对地方了,最近卖的最好的有子规先生的书,还有宁官道人的《花妖》。”
“宁官道人?他是个道士?”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应该只是取的一笔名。”
李祁点点头,“他们两的书我都要了,还有没有其他的卖的好的,有趣的?”
小厮笑的开心极了,大客户啊,到时候掌柜给的赏赐也多。
“有有有。”
……
最后李祁和马涂每人都抱着好些书去结账,惊的掌柜亲自出来给他们算账。
再次感谢太宗前辈和这些年来不断改进造纸术印刷术的匠人们,是他们让书籍的价格不断降低。
要是在前朝,谁家里有那么十来本书都算是读书人家了,而现在,普通百姓家里至少也有十来本给孩子的识字书籍。
当然价格比起现代社会自然还是要贵些的,就李祁手中这些书的价钱,抵得上平常人家一个月的收入了。
想想李祁还是有点心痛,他毕竟没有经济来源,父亲虽不曾亏待,吃喝不愁,也给些零花钱,但这次一花,接下来就要省着点了。
“公子,一共是三两一钱五文。”
按照大殷的钱币,一百文一钱,十钱一两,一文可以买两个白面馒头,购买力相当于后世的一块钱,三两一钱五文相当于现代三千多元。
他手中二十一本书,一本书相当于一百多元,这么算一算,李祁就更加心痛了。
“对了,掌柜你们兰雅居收书稿吗?”
“小公子,当然是收的,不过要看看合不合适,小公子可是有认识的人要投书稿。”
“没有,我就问问。”
八字没一撇的事,李祁当然不会说是他打算写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