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糖醋鲤鱼(第1页)
于金凤姥姥的话让乔郎中先是一愣,然后笑了起来,她娘觉得没脸,往她头上戳了一下:“你没吃过鱼?!”
声音抬的高高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家经常吃鱼呢。
不过都是这一片的,谁家不知道谁家呢?
不说于金凤的姥姥家,就是这一片,能一个月吃一次鱼的人家都是有数的,大多数人,也就是过年过节吃吃。
过节吃的面都不是太大。
说起来开封邻着黄河,黄河鲤鱼简直天下闻名,由此还诞生了一道名菜:糖醋熘鱼。
再过不久,这道菜更会变成一道天下闻名的菜:鲤鱼焙面。
不过于金凤的姥姥在开封的时候,还只有糖醋熘鱼。
听这名字,就知道这菜不是给普通百姓吃的。
这个时候黄河大鲤鱼倒还不是太罕见,要是出了开封城往北走,赶上个集市,总能碰上。
但糖醋熘这东西就讲究了。
这鱼要先炸了,炸不是就往那锅里一放就不管了,而是不断的用勺子往上浇油,这样鱼才能被炸透。
只这一点,就是费油的。
再然后还要调枝,要甜酸适中,要糖要醋要番茄要酱油甚至还要一点白酒,这还是简单的做法,复杂一些的,是要用芹菜、胡萝卜、雪梨来调味的。
于金凤姥姥当然是没吃过这道菜的,事实上她连鲤鱼也很少吃到。
这在开封的席面上是一道正儿八经的硬菜,而且是有讲究的。
鱼头要对着桌上最年长或者身份最尊贵的人,这个人不先在这个鱼身上动筷子,其他人是不能动的,而这人也不能轻易动,要先喝一口酒,这被叫做鱼头酒,有那讲究的,鱼尾对着的人要陪着一个,然后是鱼肚子两边的也要跟着喝一个。
喝了鱼头酒,那个鱼头对着的人会把鱼眼挑出来,放到他喜欢的或者看好人的盘子里,这叫“高看一眼”。
走过了这些程序,大家才正儿八经的开始吃鱼,但也不是随便夹的,一般会讲究一个长幼有序。
于金凤的姥姥后来虽然当得上一个长辈,但在开封的时候,却是无论年龄还是身份都排不上号,更重要的是,她是个女孩。
开封虽没有女子不上桌的习俗,却是男女分桌的。
这女桌的菜往往就会比男桌的差上一些,硬菜也会少上一些。
鲤鱼这样有兆头的菜,有了也是紧着男桌上。
不过于金凤的姥姥还是吃过鱼的,不管次数怎么少,总是吃过的,所以她娘就份外生气。
于金凤的姥姥看着她娘,慢慢地垂下了头,她不知道要怎么同她娘说,她甚至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要说起包公湖,于金凤的姥姥那是如数家珍,潘杨二湖就有些陌生了——御街就在潘杨二湖前面,自然也不熟悉。
不过开封这些老建筑前面都有石狮子,包公祠前面有,御街前面,大概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