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积极的李翔(第2页)
而对内地来说,他俩毕竟是港人,又没什么大背景,不欺负你欺负谁?
内地的几个影视资本一边利用唐人赚钱,一边却又担心唐人壮大后,抢占自己的市场,所以刻意打压,这才会让在电视圈如鱼得水的唐人完全没有进入电影圈的机会。
眼下,对唐人来说,大资本他们进不去,连蹭蹭的机会人家都不给。小导演自己又看不上,林凡反而成了短期内最好的合作对象。
而对林凡来说,这合作其实也是占了大便宜的。要不是蔡亦农三番两次的跟他说想投资,他都想不起这茬。
记忆中,唐人之后几年还是有不少爆款剧的,《少年杨家将》《步步惊心》《仙剑3》《天外飞仙》等等。
这些剧,不少都是当年的收视冠军,投资它们怎么算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肯定比去股市强,还稳妥。
至少目前,不管唐人还是林凡,都认为是自己赚了,简直完美。
又是接近10个小时的长途奔波,林凡回到北电,已经是下午4点多,好在这次唐人给派了个车,把林凡送到了魔都,免去了绿皮车的颠簸,这一路还算舒服。
到了宿舍没多久,他就接到了李翔的电话。
李经理这次是汇报自己工作的,这几天的功夫,他已经为<非凡影业>找好了办公地点。
地方离北电直线距离3公里,是去年才建的大厦,500多平的地方目前完全满足办公需要。
,!
而且,大厦内部是精装修,只等林凡这老板前往视察,要是确定没问题,买点办公设备,就能够直入驻。
另外员工方面,李翔跑了几家猎头公司后,也有收获。
通过中介,他招了几个专业会计,又从上影挖了两个有票房结算经验的审计员,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足够目前的需要。
除了这些内勤,李翔还给林凡找了个专业的拍摄团队。
前几年国家布局商业电影,很多老牌国有制片厂顺应大势开启改革,好多有本事却没关系的直接被从体制里头给踢了出来。
李翔也是借着上影的便利,才搜罗到了这20多号人。
这批人涉及了道具,服装,摄影,化妆,美术设计,各个部门的都有,而且全都经验丰富。虽然没有那种业内的大拿,但也是进组就能上手的程度。
在国内,各行各业都差不多,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当初从国企离开后,这些人只能去其他剧组打零工,有的干脆转了行。
在林凡的构想里,本就要组建自己专业的拍摄团队,所以李翔就把他们都招进了公司。
但这其实有点在林凡计划之外了,他是没想到李翔的工作热情这么高涨,效率还这么高,所以忘了提醒。
他年内没有拍摄计划,这批人现在进了公司其实也是闲置状态,什么工作都没有,他还要开工资。
开工资也没什么,2003年京城的平均工资3000多,这么点人,林凡能替他们养老,但怕就怕把人给养刁了。
人都有劣根性,现在什么活儿都不用干就能拿工资,万一有谁习惯了不劳而获,以后工作起来直接给你磨洋工也不是不可能。
重生前林凡就是从底层上来的,这种事情也没少见。
只是招都招了,现在去跟人家说,你先回去,再等两个月,也不现实。而且,真这么做也太败人品,林凡不想干,只能先搁置了。
两人聊了半个多钟头,才放下电话。
虽然有点小瑕疵,林凡庆幸自己找对了人,这工作态度,过年怎么都要包个红包,把人给留住了。只是该怎么处理那20多号人,又摆到了面前。
就在他为这事儿头疼的时候,宿舍门就被咚咚咚的敲响,外头传来的是朱娅文的声音。
“林凡!哥们发工资了,走,一起去吃烧烤啊。”
:()重生当导演:开场横扫戛纳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