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水面2(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宫渡拿来的这张字条的确让钟好觉得棘手。钟好倒不是想袒护谁,事实上李镇道死后第一时间,他就带梅晶调查了方静。当时他也怀疑方静有可能作案。可跟方静有过两次较量后,钟好排除了这想法,将方静排除出嫌疑人。

这事钟好没跟任何人讲,包括老搭档李活,也只字未提。钟好跟梅晶做了同样的要求,不得将调查方静的事说出去。

李活几次要求对方静采取措施,都被钟好否决,并警告李活,不要轻易找方静的麻烦。

李活不明就里,总以为钟好为方静开罪。

哪啊,从当刑警第一天起,钟好就发誓,绝不对任何嫌疑对象做袒护,更别提包庇纵容,网开一面这些有辱刑警的不良字眼了。

钟好有难处。

事实上他对方静的调查早就开始,但不是李镇道案。那时候李镇道还没出事,还出任艺术学院院长,活跃在银河政坛上。李镇道也确实有竞选政协副主席之志向。

是另一起案。

这案钟好目前还不能跟李活有半点透露。这是副局长于向东严格要求了的。李活办案方面没说的,可这家伙脾气不好,火气大,容易冲动。要是让他知道银河还窝藏着另一股犯罪力量,在地下做着另一种伤天害理的事,李活这性子,不把银河闹翻才怪。他可是比钟好更有血性的,钟好尚能为了某些事而忍,而李活这边,忍这个字,几乎不存在。

这起案件牵扯到方静。或者说,钟好想拿方静做突破口。目前为止,钟好已经在此案上有不小进展。可就在钟好想顺藤摸瓜,准备对方静身边另一个人物采取动作时,李镇道突然死了。

严格来讲,李镇道的死打乱了钟好的步骤,节外生

枝,钟好不得不将另一起案件暂停下来。同时,钟好又不得不对方静采取保护措施,他怕方静有个意外,或者闪失,那样的话,另一起案件侦破难度将会加大。

前功尽弃的可能性都有。

钟好原本想,李镇道死亡一案,由自己直接调查方静,李活他们都不让参与,这样形势好掌控一些。队里肯定会有一些怀疑,但相比之下,被人怀疑比让人打乱脚步还是好一些。所以每次提到方静,他都用队长的身份给压了回去。

现在宫渡拿来这么一张字条,直接将方静亮到明处,钟好再想压,真就有些难。他在瞬间想不出一个合理的理由。

但钟好仍然不打算调查方静,或者不让李活插手。就算要调查,也必须派一个能稳住事的人。

这人是谁呢,钟好一时想不到。

无奈之下,钟好先把这事跳过去,先不去想方静,

而是强行将思路又收回到李镇道一案上。

李镇道死了已经很有一段日子,如果此案再没点突破,不但跟老百姓交待不过去,就连队里,也难以服众。两位副局长意见又大相径庭,一个恨不得马上按自杀结案。另一个呢,又恨不能借此案将艺术学院掀个底朝天,整出天的动静。

钟好有时也想,能不能按于局的思路,在艺术学院再使把劲,索性将银河闹翻天?

于局说的对,现在不怕乱,乱才有希望,乱才有机会。但他又不知道这把劲该怎么使。光指靠宫渡一个人,显然不行。力量太单薄,进展也过于缓慢。往里添人,添谁?

说来说去,难住钟好的,还是人。

钟好手下已经没人了。添大将进去,不行,太扎眼。你这边还没行动呢,人家就会厉声叫停。添新兵,此时哪有新兵啊。梅晶另有所用,队里又没再招人。

几周前他还想着把李活原来的死党、江原县副大队

长周喊雷借调过来,让他去查另外两个女孩的失踪案,就是当年艺术学院失踪的两位:王橙和李衿衿。哪知乔树根又死了,周喊雷另有用场。这下钟好手里真没兵了,他急得有点乱抓。

李活想的则是,说啥也不能让钟好再碰艺术学院。实在不行,李镇道一案就停止调查,快速做结论。反正人家之前已经提出了,自杀。可一想这样定案,李活又极不甘心。他感觉对不住自己十五年的刑警生涯啊。

哪有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李活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站在二人边上的宫渡这天真是看足了戏。离开学校到刑侦队后,他还从没见有啥案能难住这二位。尤其大名鼎鼎的钟好,可是众所周知的神探啊。

宫渡反复在想一个问题,难住钟好的,到底是什么?权力,还是案情?一张字条,为什么二位反应如此不同?尤其对方静,为啥态度如此不一样?

钟好还有什么事没向他透露,抑或这件事,跟方静

有关?

见李活杯子里没了水,宫渡献殷勤一样帮李活续了水,双手捧给李活。李活牛大的眼睛瞪在他脸上,粗鲁地喝道:“少献殷勤,怪不得你窝艺术学院不回来,原来是瞒着我坑老大。”

钟好一听李活训宫渡,不满了:“怎么叫坑我了,他去那里是我同意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