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现场试验5(第1页)
二人到了楼上,宫渡没急着进那间小卧室,步子停在通往客厅的过道上,长久地站了一会。
他在努力寻找一种记忆,他想起第一次还有第二次走进这幢里的感觉。当时除了诧异,更多则是茫然。
一个学生是读不懂社会的。有句话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宫渡当时的感受还真是那样。看什么也新鲜,看什么也震惊。以至于那个叫温航的年轻男子在他身后提醒了好几次,他的脚步都凝重得抬不起来。
哦,温航,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他呢?宫渡突然冒出这么个想法。听钟好讲,李镇道出事第二天,温航就去北京看病了,他母亲陪着去的,据说是一种羞于启齿的病,他母亲不方便告诉别人。
他会有什么病呢?
宫渡眼前又浮现出那张干净透明的脸来,一张很年轻很漂亮的脸,男人的脸。
“快进去啊,楞着做什么?”梅晶不知道宫渡发什
么呆,她已经在屋子里拍了好几张照片。可惜光线不好,没一张让她满意。
梅晶喜欢摄影,这也是宫渡最近几天才知道的事。她用几个月的工资还有上警校几年积攒的钱,买了这部相机,据说是她最值钱的私有财产。听得宫渡一楞一楞的。宫渡到现在连一千块都没存下。
宫渡在客厅里转了大约有三、四个来回,中间有几次,他在沙发上坐下来,目光或对住那堵装修奢华的电视墙,或者就死盯住另一堵墙上的挂钟。梅晶对此不解。从他一进来,梅晶就感觉怪怪的。他不像是来看现场,倒像是在找一样东西。
梅晶依旧拍照,从各个角度拍。嫌光线暗,还大胆地拉开了窗帘。
李活叮嘱过她,窗帘不要随便乱拉。六月的光线太强。哦,已经七月了,今天是三号。阳光太强,会破坏掉现场的气韵,会让一些有可能被掩藏起来的秘密流走。这样的观点梅晶还是第一次听到。她在警察学校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她太执着于摄影了,几乎将一
半时间花在摄影上。
这是她的遗憾,也是她的短板。所以虽是参与了这起案子,但她自己发现的有价值的东西太少。顶多在这起案件里,也就当个跑腿的角色,打打下手,做点笔录什么的。可梅晶讨厌笔录。总觉得从一张不愿意吐出真情的嘴里掏出想要的东西,再写到纸上,是件残酷的事。
可又有什么不残酷呢?
终于,宫渡在客厅坐够了。他到阳边这卧室看了一眼,没说话,再次穿过客厅,穿过那个隐蔽的小走廊,进了厨房。
梅晶跟了进来。
橱柜上仍然放着那瓶红酒,它像一个被人抛弃的少妇,有点落寞地阴郁着脸。
奇怪,怎么就想到是少妇而不是少女呢,比如梅晶。
目测过去,酒瓶中应该有四分之一倒了出来,正好是两杯的量。可在现场只发现一只红酒杯,而且碎掉
了一小块。
到现在为止,那一小块也没被找到。那是最关键的物证,因为李镇道很可能就是被它割破喉咙的。
李活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宫渡。说:“让你做别的,可能有点难为你,找到那一小片,没它,这案子定不了。”李活说着话,又做了个割破喉咙的动作。意思是现在已经确定,李镇道颈部那道划痕,就来自它。
这也是宫渡能来到现场的理由。他现在已经不再是闲人,而是本案的侦查警。
“手套。”宫渡跟梅晶说了一声。口气就像是李活或者钟好的。梅晶不满地瞋他一眼,还是利落地把手套递了过去。
宫渡戴上手套,轻轻打开了红酒瓶上方的厨柜。
红酒杯是不放在外面的,也没学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摆放在别致的酒柜里。这是小二楼的遗憾之处,至少表明,李镇道并不是一个十分讲究或有品味的人。有时候他的品味是故意装出来的,这在他装修小二楼的诸多个细节中就能流露出来。
里面有个白色的碟子,宫渡记忆中闪出一个画面。应该是第二次来时吧,他跟李镇道坐在客厅说着话,那个叫温航的年轻男子走进来。宫渡的目光一直跟随着温航,他看见温航伸手打开这个柜子,从里面取出一个白色的碟子,碟子里有两个红酒杯。
那晚他跟李镇道碰过红酒,也是张裕干红。现在市场上还就算张裕这个牌子亮。
宫渡不会品酒。甚至都不会喝酒。当着李镇道的面,确有几分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