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4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元德帝也不是不听劝之人,仔细思考了一番后,觉得倒有几分可行性。“爱妃此言倒是有理,这太子的民望比朕还要大,的确是不妥。”说罢,二人便又商议了起来。没过几日,因出海的商船始终没有归来,民间因为此事开始变得不安了起来。有人放出传言,说这一支船队不仅尸骨无存,还引来了海盗的偷窥,不日,燕朝便要迎来海寇等盗贼。流言发酵的很快,普通民众只想安稳度日,像现在弄得人心惶惶,虽然还念着太子殿下的好,但因为此事,民间对他也开始颇有微词。元德帝见状,心中大喜,便再次加大了对此流言的放任。但他却没有想到,当他终于将燕朝民心弄得人心惶惶时,出海的航船却回来了!不仅回来了,还带来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以及海外的稀缺种子。其中一种种子,名曰禹薯,量产丰富,一旦种植成功,以后燕朝的普通百姓再也不用担心饥荒。要说前一种消息只是让普通民众微微欢喜,后一种消息简直让整个燕国百姓为之一振!对于普通人来说,才不管你们达官贵人赚得多少珠宝,只关心自己每天能不能吃得饱穿的暖。听说以后再也不用忍饥挨饿,燕国百姓瞬间将提出出海的陌璟奉为神明。元德帝所有的计划功亏一篑,不仅没有得到丝毫好处,反而还引得民间一片骂声。民众们开始骂他昏庸无能,只顾自己在皇宫快活,丝毫不知百姓疾苦。若不是太子殿下顶着压力出海,他们燕朝民众还处于饥荒中呢。不过短短时日,元德帝本就势弱,如今更加不敢吭声,朝堂之上保皇党几乎将自己隐形。与之相反的是,太子一党只觉得扬眉吐气。而太子府,成箱的金银珠宝也源源不断地入了库房。谢锦云现在忙得底朝天,毫不夸张的说,陌璟在这次出海赚得银子几乎堪比整个国家的国库。而这些金银珠宝他又全部交给了她打理。谢锦云出生在鼎盛的谢家,自认为见多识广。可是看见如此多的金银珠宝,也算是大开了眼界。成堆的黄金,还有珍珠,珊瑚,翡翠,只能杂乱地放在一边。这些东西就算是整理好,也需要几个月。还好,谢锦云从谢家带来的人多,嫁到太子府后,对太子府一干老人也是极其重用。有了这些人手,她才算得以喘息。这日,谢锦云正在整理库房之际,梁妈妈过来道:“太子妃,长公主后日在公主府举办宴会,发来帖子了,要不要直接拒绝?”梁妈妈说的时候并没避着人,郑嬷嬷等人也在一旁听着。谢锦云为了不让郑嬷嬷觉得她被排挤在中心外,特意看了她一眼:“嬷嬷觉得长公主这是什么意思?”郑嬷嬷见太子妃当着众人这般问,便知太子妃这是在满府的下人面前故意给她长面子呢。她心中感激,也对谢锦云的事越发上心,思考了半响,便道:“回太子妃,长公主一向亲近桓王,这次宴会,要么是看见桓王势弱,想示好太子妃,要么就是鸿门宴,若是出于太子妃的安全着想,老奴不认为太子妃该去,若是从整个太子府利益着想,在保证太子妃安全的情况下,老奴认为可去。”谢锦云本是随口一问,没想到郑嬷嬷的回答却有些让她惊喜了。可以说,她和郑嬷嬷的想法差不多。长公主之行,她的考虑就是可去。无他,秋日的蚂蚱,她倒想看看他们如何蹦跶。他们不蹦跶,陌璟又怎么有理由收拾他们。“梁妈妈,后日莫要忘记提醒我去参加宴会。”“是。”梁妈妈退后,便开始着手准备后日宴会的琐事。如今梁妈妈也知道谢锦云身份和以前不一样,对谢锦云的事也比以前格外用心,时常板着一副严厉的面孔,生怕哪个下人敢对谢锦云疏忽了,以至于酿成了大祸。不过,梁妈妈对后日的宴会严阵以待,谢锦云自己本人却并没觉得有什么。陌璟早就和她说了,保护她的人起码有二十余人,个个都是绝顶高手。有这么多人在,她若还是怕了这鸿门宴,那可真是扶不起的阿斗了。很快便到了宴会这日,谢锦云穿着一身符合太子妃的装扮后,便乘着马车去了宴会。以前参加宴会,都是秉着早点到,莫要失了礼数。参加宴会现在她成了太子妃,却不一样了,若是早到了,反倒让人瞧不起了。所以,是在宴会开场的最后一刻到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