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第2页)
听到常管事这样问自己,钟若昭惊讶地说道:“我确有此打算。实不相瞒,我的父亲是药材商人,所以我自小也跟着学了些药理,只是近期随母亲入京,倒是想找个时机好好地学,又怕无人愿意收我做徒弟。”
说完她便叹了一口气,低头看着自己的十指交握的手。
那常管事见她正为找师傅而发愁,立即问道:“不知钟谢娘子愿不愿意拜孙老先生为师?他昨日来此看望过药坊收留病人的病情,对您的印象还是很好的。”
“孙老先生?他怎么会愿意收我为徒呢。再者说,女子学医,又是想拜入名家,恐有些困难。”
常管事见钟若昭这般不自信,忙摆手道:“您在医学方面有天赋,又有意下苦功夫学习,自是比那些凡夫俗子更入老先生的眼,不若去试试吧。”
“既然如此,那我便去试试看吧。”钟若昭下定决心,感激地向常管事行礼道:“多谢常管事。”
温叙回了府,便见到在前厅等候着的冬影。
她今日特地换了一身墨绿色的窄袖圆领袍,肃立在门内,见是温叙进门,立即上前行礼道:“末将参见郡主。”
冬影已经回府,看来圣上准许了温叙所求之事。
“冬影今日真好看。可用过早饭?”温叙问道。
“回禀郡主,还未。”
温叙看向冬影那张消瘦的脸,说道:“那便一起用吧。”
冬影正要拒绝,温叙却已经嘱咐了月娘去厨房弄些菜来吃。
“给冬影做一份长寿面吧。记得加一个鸡蛋。”
今日是冬影的生辰,她原以为不会有人知晓,毕竟自从十一年前父亲战死沙场后,便再也没有人会为她庆生。
冬影自小被人说命硬。母亲在生她的时候难产而死,三岁的时候祖父母因为风寒去世,后来她八岁时,父亲的战友回来报信,说她的父亲在边境抵御辽国来犯时牺牲了。
乡里的人都说,冬影就不应该出生。是她将亲人给克死了,任何靠近她的人都会不幸。
直到遇到温叙。
被派给温叙做侍卫的时候,冬影以为她只是一个柔柔弱弱的贵族女子,去到昭陵那样的穷地方定会不适应。
冬影做足了心理准备来应对她娇娇儿般的脾气,却发现这位永宁郡主全然没有一点贵族小姐的架子,相反对待下人很好。
她用心记住每个人的生辰,过节时给足赏银,从来不会对下人说一句重话。
当温叙问及冬影的生辰时,冬影还是告诉了温叙。
“四月初九吗?”温叙惊讶地问道:“是百花盛开的好时节啊。”
我八字过硬,克亲人。她冷漠的回答道。
温叙却摇头说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若这样说,是你的亲人本来就注定的劫难,并不是你的错。”
她那时正倚在一棵松树下,听到这样的话转头看着廊下正在晒书的温叙:她用木簪随意地束了发,穿着褪色的旧衣裙,把一本本书分开晾在架子上。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想必你的亲人从未怪罪过你,你现在已经是千牛卫郎将,较之旁人已经很优秀了。”
冬影收回思绪,月娘已经将她的那份长寿面端了过来。
用的是牛骨汤,加了几块牛肉,还有一个鸡蛋,将面盖的严严实实。
“一起用饭吧,像在昭陵时那样好好地吃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