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龙虎霹雳子罗汉翻手锤(第2页)
虚灵顶劲,气贯天灵是这么个意思!
好像有一道星火在脑子里炸开。
关洛阳身子一晃,本来还有些断断续续的那种灵动感,一下子加速起来,就好像是身体的重心,这一刻变成了他可以肆意把玩的东西。
练气大成,练皮大成。
一个独属于二练大成的招式,应手而出。
空气里炸了一声,龙无常像个球似的被打飞出去。
他在半空里如同黑猫翻腰,灵巧而落,但手脚同时撑地的一刻,就感到自己刚才跟对面拳头碰上的右手,传来钻心的疼痛。
掌心的皮肉直接被对方刚才那一拳打的崩裂开来,鲜血横流。
更难受的是,一股又麻又疼的感觉,传到整个右臂,好像连肩膀都麻住了。
“这是什么?!”
“二练大成的炮捶。”
关洛阳的身子,随这句话一起出现在龙无常身边。
龙无常眼色一惊,肚腹震颤、腰脊迸力,就要如灵猫捕鼠似的,侧身急扑翻躲出去。
但关洛阳右手一起一翻,手背砸下来,空中残影,快如雷音砸在他凌空的身子上。
只一下,就打散了他全身的力气,让他像个麻袋一样砸出去,在地上连滚了好几圈。
从肩胛骨传下来的粉碎感,让龙无常流畅高速的呼吸,随着口鼻间的鲜血,一并泄了出去。
“二练不可能,十年前我见过,二练也留不住我”
“那是你见识少了。”
关洛阳往他后脑上补了一脚。
到这个时候,他才敢把鹤拳变罗汉长拳时纳的那口气,缓缓吐了出来。
实际上,功夫练到大成境界的拳师,也不一定有大成境界的拳招。朱长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虽然他们继续用以前的招数,威力也会有对应的提升,但要想把大成之后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摸索、修整。
关洛阳却不一样,他有当初天津会盟十几个大拳师凑在一起交流的手稿最精要的部分。
南北拳系之间那样无私的交流,是当初满清火烧南少林都没能做成的事情,里面就记载了一些他们从自家流派里合并研讨、独属于二练大成的招式。
其中,适合练皮练气这二练大成的,就是这一路“三皇连环劲,罗汉翻手锤”。,!
出,平着飞出老远,钉在那些毛竹架子上。
披风里头没有再藏着霹雳子,可就算是真藏了,以刚才这一手至柔的弹抖,霹雳子也来不及爆炸,就会被射到远处去。
龙无常眼皮一跳,脱口而出:“抟气致柔,练气大成?!”
练气大成,在四大练之中是非常特殊的一个。
筋骨皮三者大成,都是需要经过艰苦卓绝的锻炼,可以说是独属于武人的大成,但是练气大成可不仅仅是在习武之人身上出现过。
和尚,道士,书生,甚至一些插秧踩水翻地种植的乡间百姓,也有可能在这平凡的生活里面,体悟到那种“练气”的状态。
如果说筋骨皮是根基,是提升人的体能上限,是在追求增长力量,那么练气的主旨,就是追求对肢体、对力量的驾驭。
人从生下来开始,每段时期的学习、劳作,每一次发力,都是对自己身体的一次损害,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维持这么个姿势,那么人体自身的重量,也会对自己造成损害。
正因如此,人的寿命才会受到极大的削减,才会出现数以百计的与骨骼变形、与肌肉伤损相关的疾病。
就拿人的颈骨来说,只要人的脖子向前出现不到三分之一的倾斜,那么就会使颈部的肌肉骨骼同时承受极大负担,相当于有一个七八岁的孩童一直骑在头顶那般沉重。
而练气大成者,视五脏浑一,视骨肉不分,在状态稳定的时候,能将自身所受到的重量压迫浑然分配于每一个部位,就好像是浑身上下,尤其是头颈肩腰,全都脱离了有生以来的枷锁。
以此得养生,以此得自由。
在拳术理论中来说,只有这种真正轻松自由的状态,才能打出虚灵顶劲,放空致柔的精要。
关洛阳紧闭牙关,手抓着那破烂披风一端,身子像踩滑轮般往前一闯,双手如同推磨折衣,一下交错,就把披风折成了一半长度,往龙无常脖子上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