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2章 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按照张震华所说,英利国已经和上面谈妥,同意把港城还给东国。

但同时要求就是关于自由贸易的事情,需要东国加强一步合作。

于是上面就打算选出一座城市作为试点,不出王富盛的意料,就是海城。

“除了海城以外,上面还打算再定一座城市,就是安中市。”

“啊?安中市?”

这可让王富盛太意外了。

“惊讶吧?这都是因为你这个大功臣啊!既然你有发展家乡的打算,上面就打算把这次机会留给你和安中市,只不过在这之前,安中市需要完成一系列的要求才行。”

王富盛坐在书桌前,手里握着一杯已经凉透的茶,眉头紧锁。

这对于安中市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电话里,张震华的语气严肃而郑重:“这次试点关系到港城回归的大局,上面非常重视,安中市作为试点城市,必须拿出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吸引外资进入,你和杨光祖只有三天时间考虑清楚,务必慎重。”

挂断电话后,王富盛一夜未眠。

他反复思考着安中市的未来,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可能性,却又一一被否定。

农业?东粮集团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往这个方向发展,似乎没有太大的突破空间。

娱乐?旅游?安中市既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也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条路显然行不通。

天刚亮,王富盛就匆匆赶往安中市,与杨光祖会面。

杨光祖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显然他也一夜未眠。

见到王富盛,杨光祖立刻站起身来,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你可算来了!这件事你怎么看?咱们安中市到底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王富盛坐下后,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觉得科技投资是个不错的选择,未来的世界,科技将是主导产业,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机会,安中市或许能一跃成为科技重镇。”

毕竟安中市可没有像海城那样方便的港口,倒是可以利用地理位置,辐射周边城市。

杨光祖皱了皱眉,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科技?可咱们安中市在这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啊,没有科技人才,没有技术储备,甚至连像样的实验室都没有,如果全权让外国人进来投资,恐怕会喧宾夺主,反而影响咱们现有的粮食产业。”

王富盛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杨光祖的顾虑。

但他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继续说道:“你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正因为我们在这方面基础薄弱,才更需要借助外力。

我们可以通过优惠的投资政策,吸引那些有实力的外国企业来安中市投资,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地多,安中市的土地资源丰富,完全可以用来建设实验基地、科技园区。”

杨光祖听了,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但依旧有些犹豫:“可科技产业投入大、周期长,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效,咱们安中市的财政状况,恐怕撑不住啊。”

王富盛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科技产业虽然前期投入大,但一旦形成规模,带来的收益将是不可估量的,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东粮集团,将科技与农业结合起来,推动科技化种粮,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粮食产量,还能为科技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再说了,就技术这一块,咱们还是要有信心,前不久不是咱们刚完成卫星发射吗!”

王富盛就算不看报纸,也知道这件重大的事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