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梳理(第2页)
三、1930年代的文学格局
1、左翼文学:文学中心由北京向上海转移、文艺大众化、文学功能社会化、文学观念现代化;
2、京派文学:学院派、乡土性、积极的怀旧气息、抗战后消散;
3、海派文学:与北京截然不同的城市品格、造就截然不同的文学品格
第三章:海派文学
一、海派文学概述
1、30年代以前的初期海派文学(张姿平“海派□□小说”、叶灵凤“感伤恋情小说”。不要求记住初期海派文学的代表作。)
2、30年代后的“第二代海派”——“新感觉派”。(代表作家: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仿效日本新感觉派形成;由批评家楼适夷最早指出“看见了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子”)
二、“新感觉派小说”选讲
1、刘呐鸥:“新感觉派”最初的尝试者,《都市风景线》为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其笔下混沌不清而又充满活力的上海,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现实相疏离(具有“异国情调”),缺少了批判性。
2、穆时英:信手拈来的技巧(如特殊的修辞、蒙太奇手法等)、对现代性予以批判(如《上海的狐步舞》“上海。造在地狱上面的天堂!”
3、施蛰存:擅长心理分析小说(《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建立“乡镇”进入“城市”的“文化碰撞结构”(《春阳》)。
第四章: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上)(下)
一、老舍《骆驼祥子》,李劼人《死水微澜》
1、结合陈思和对“民间”的阐释;理解两部作品的“民间性”(现代历史叙事的三种模式:《子夜》模式、《死水微澜》模式、《财主底儿女们》模式);
2、理解两部作品展示的“启蒙”的悲剧:《骆驼祥子》——“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张爱玲《倾城之恋》——“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死水微澜》——蔡大嫂前期“人生一辈子,这样狂荡欢喜下子,死了也值得!”和后期“只要我顾三奶奶有钱!……怕那个?”
二、茅盾《子夜》,巴金《家》
1、《子夜》对上海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将阶级性与典型性相结合;(《子夜》模式)
2、《家》所透露出的巴金的不成熟的革命观。
三、陈思和“共名”与“无名”的文学史归纳。
第五章:三十年代通俗小说理解张恨水的“社会言情小说”的特点。
第六章:三十年代戏剧
一、中国现代戏剧概述(MordernDrama--新戏、文明戏、话剧)
重点把握:悲剧的涵义与起源。
二、曹禺与《雷雨》
1、《雷雨》体现的“三一律”
2、“雷雨”的涵义与文本功能
3、结合悲剧的涵义、“十全十美的悲剧”《俄狄浦斯王》和《序》,理解《雷雨》的创作意图和悲剧意味。
第七章:三十年代新诗
一、新诗的“第一个十年”回顾
理解“本众化(非诗化)和“贵族化(纯诗化)”诗歌主张。
二、三十年代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