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六零孤女14(第2页)
至于老大夫妻不在家里,休息也是去的白家休息。石志明与石晓慧已经不在意老大是不是在家里。
午饭,全家人都吃的高兴。午饭过后,晓慧去收拾。等待晓慧收拾好,一家人坐在一起。石志磊对着一家人说,“我说点事,你们也听听。”
兄妹俩包括他们的妻子丈夫都望向石志磊,几个孩子在隔壁的房间的炕上。石毅作为大哥哥,带着弟弟妹妹们。
“二哥,你要说啥事?是不是去京都读书的事情。”兄妹俩也知道二哥二嫂考上了京都大学,也要去京都大学读书。
以为他要说去京都读书的事情。
石志磊摇头,“不是,说爸妈以后养老的事情。老大那边是靠不上,这些年大哥就是爸妈给白家养的,爸妈给他们养孩子,他们就去孝敬白家两口子。
好了,咱们说正事,还记得我之前租的那洋楼吗?”
石志明当然记得,“记得,就在隔壁那块洋楼区域。咋的了,二哥不会你买了下来吧?”石志明也就是顺口一说,他不认为二哥真的有钱能买下来。
“嗯,前两年房主回来过一趟,里面修整好,是要卖给一别人的。都在街道那边申报过,可是那人不知道什么原因又不卖了。这些年一直是我给看房子,他与见面说起了房子。
问我买不买,他不想再回滨阳,不想为房子再回来,就很便宜卖给了我。我和莉莉年后会带着孩子们去京都上学。前段日子,我去了京都,已经在那边租好房子,还找到了接受两个孩子读书的学校。
我想着爸妈年纪大了,咱家这情况,住在这边,我们一年半载才能回来一趟。家里我也不放心,就想问问爸妈,愿意不愿意住进小洋楼,有暖气,比咱家暖和。我的意思是年前就搬过去。
现在这个家就给老三住,我先说好,小洋楼可以给爸妈住,老三一家与晓慧一家过年的时候也可以住几天,但是不能长住,那边总归是我与莉莉的家。等以后,我们回来也要住小洋楼这边,口字楼那边住,是因为之前你们二嫂上班近,现在她不在那边上班,就得搬过来住”
石晓慧的性子比较活泼,一脸的好奇,“二哥,二嫂,那我们现在去参观参观。”
“好,让你二哥带你们去。我就留在家里看着孩子。”莫莉是不想来回的跑。
外面天寒地冻的,出去冷死人。
三天后,石家父母搬家。
先一天,石父大冬天的不嫌冷,出门显摆。从巷子头走到巷子尾,别的巷子也没有放过,见人就说自己要搬家的事情。还去了白家居住的那条巷子。
大声的与人说他搬家的事情。
莫莉是提前带着孩子们在那边,她也搬过来不少的衣服鞋子日用品,放在自己与孩子们的房间中,以后再回来就要居住在小洋楼。不然家里真的住不下。
她带着孩子们布置他们的房间。
晓慧一家三口也跟着搬进来,她是出嫁女。过几天就要走,现在住过来也是住娘家,是顺理成章的。
老三夫妻也高兴,虽然不能住过来,可是老房子归了他们,是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还有连过户都过了。
以后他们在滨阳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比好多回城的知青好多了。他们知道,好多回城知青还在外面租房住,或者与父母兄嫂挤在小小的空间中,谁也住不好。
刘莹莹也是本地闺女,回娘家看到哥哥弟弟还有一个妹妹全挤在娘家小小的两三间屋子里,家里连个落脚的地方都需要寻找。
回看婆家,有一套两间半加一个杂物间的整套房子,她是欢喜的。
小番外
四年后,京都
莫莉留校读研,之后就留校做老师,石志磊分配到某研究单位。
家里的孩子们也长大了,夫妻俩上学时就开始做生意赚钱,开始了创业之旅。
生意,上学。生意,上班俩不误,生意与他们的工作不在一个行业内,倒是不怕人说闲话。
家里的孩子们教育的好,石父石母每年都会来京都一段时间,美其名曰是看望孩子们想孩子,其实就是来度假,回去以后就能显摆。可显摆的地方很多:例如孩子们孝顺,死活让他们去。例如去一趟买回来的衣服鞋子帽子,例如见了外面的世面,带回来了京都的各种潮流等等。不过随着年龄越大,二老彻底留在京都跟着老二一家,在京都养老。
老大一家的屁股彻底歪去了白家,老二老三老四大学毕业彻底留在了京都,极少回滨阳。
二老先后两年中过世,临终前拉着老二石志磊与儿媳妇莫莉的手,反复的忏悔,说是自己当年不该偏心。忏悔完毕,又拉住老三老四的手,交代他们兄妹三个要互帮互助,好好的护持彼此,把日子过好。
遇见大事,就来找二哥二嫂商量。
二老过世前,莫莉家的三个孩子都已经结婚,他们的孩子也结婚了,莫莉与石志磊也做了爷爷奶奶,二老是五世同堂。见证了后世的好日子,后世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