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一网打尽四(第2页)
文贵妃心中不悦,可也得做个识大体的女人,再继续纠缠下去,只会让陛下厌烦。
她抿了抿娇艳欲滴的红唇,起身时还不忘朝他抛一记媚眼,万般不舍的道:“陛下,您可一定要来哦,臣妾在宫里恭候圣驾。”
皇帝点了点头,目送她出门。
“宣诸位大臣觐见。”他面色一正,理了理龙袍上的褶皱道。
文贵妃走的是内殿,并没有与殿外等候的诸位大人碰面。
太监总管站在阶梯上,扯着尖细的嗓音道:“陛下有旨,宣诸位大人入御书房觐见。”
右相晏佩与诸人对视一眼,一同朝殿内走去。
“臣等叩见陛下。”
“免礼,不知诸位爱卿觐见所谓何事?”
“启禀陛下,老臣要弹劾左相王安林,滥用职权,私自买卖官职。”荆国公田玚第一个站出来说话。
说起荆国公田玚,那还要从先帝时期说起。
当时,凤亓国内忧外患不断,又连年北旱南涝,可以说难民无数,饿殍遍地。
偏远山区,易子而食的事情,几乎天天都在上演。
还是户部尚书的荆国公田玚,主动挑起大梁,一边剿匪,一边赈灾。
人家越打仗兵越少,他越打仗反倒是兵越多。
等他历时五年,终于还凤亓国一个风调雨顺的大好河山时,他手下的兵力以增长到恐怖的五十万。
都可以跟皇族叫板,自立为王了。
可他没有,依旧选择返回亓城,主动上交兵权。
先帝为表彰他多年来的丰功伟绩,直接封他为荆国公,地位仅在王爵之下。
言归正传,年轻的皇帝听闻,不得不重视起来,接过太监总管呈上来的奏折一看,上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着左相王安林,官拜左相期间都卖出多少官职,大大小小,林林总总数十个。
虽然官职都不大,但都是各个部门的紧要空缺。
如此一来,满朝文武,有将近三分之一,都是他的耳目,甚至门生。
皇帝猛然想起,自己几次政令都无法顺利实施,气得他好悬没背过气去。
狠狠地一拍桌案骂道:“王安林真是好大的胆子,他也太不把朕这个当今天子放在眼里了!”
这还只是开胃菜,大学士邓鸿轩上前一步,拱手道:“启禀陛下,臣弹劾左相王安林及其党羽,勾连多地地方官,收受贿赂、贩卖私盐、贪污舞弊,就连前两年陛下用于赈灾的赈灾银两,都被他们暗中层层盘剥,等送到灾民手里的时候十不存一。”
“左相王安林还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明目张胆的横征暴敛,繁重的苛捐杂税,让老百姓们苦不堪言,却又状告无门。”
皇帝看完大学士的奏折,眼珠子都红了。
若说起初他好有些不相信,可一条条证据明晃晃的摆在那里,他想不信都难。
随后户部和兵部也递上了弹劾左相王安林的奏折,其中每一条每一件都是铁证如山。
可王安林好歹也是三朝元老,凤亓国的肱股之臣,门生学子遍天下。
更遑论他在位时期,以私人利益为主,提拔上来的一波人。
但凡自己想要对他下手,势必造成朝中动荡。
影响太大,也太深远。
不是逼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想动左相王安林。
就在他蹙眉沉思,犹豫不决时,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右相晏佩,终于踏前一步,拱手道:“臣等深知陛下的为难之处,也明白您心中的顾虑。”
“害虫一日不除,千里之堤也会溃于蚁穴。”
“无论是皇城亓城,还是临渊城,亦或者柳城,汾城等地,民怨沸腾。若不是有临渊王坐镇,恐怕早已生乱。”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祖宗的话言犹在耳,还望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