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三十年代通俗小说(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近现代通俗文学的兴起和发展脉络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是指以清末民初大都市工商经济发展为基础得以滋长繁荣的,在内容上以传统心理机制为核心的,在形式上继承中国古代小说传统为模式的文人创作或经文人加工创造的作品;在功能上侧重于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但也顾及“寓教于乐”的惩恶劝善效应;基于符合民族欣赏习惯的优势,形成了以广大市民层为主的读者群,是一种被他们视为精神消费品的,也必然会反映他们的社会价值观的商品性文学。

范伯群《总序》

狎邪小说:《品花宝鉴》1849(断袖)、《花月痕》1872(才子落魄、佳人蒙尘)

《海上花列传》1892(□□列传)、《孽海花》1903(政治神话、女权议论)

公案侠义小说:《荡寇志》1878、《三侠五义》1878、《老残游记》1906(“文侠”)

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190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909(“游戏文人”)

科幻小说:《新□□记》1902(幻想1962年)、《新纪元》1908(幻想2000年)

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参见: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

民国初期-----社会言情小说

01、“鸳鸯蝴蝶—礼拜六派”小说(旧派言情小说)------内容婚恋悲情,形式骈散结合

徐枕亚《玉梨魂》1912、吴双热《孽冤镜》1912、李定夷《霣玉怨》1912

02、社会谴责小说—黑幕小说-----罗列社会丑闻、街谈巷议、逸闻轶事

李涵秋《广陵潮》1909-1919、朱瘦菊(海上说梦人)《歇浦潮》1916-1921、平襟亚(网蛛生)《人海潮》1926

向恺然(平江不肖生)《留东外史》1918

张恨水:《南国相思谱》1919、《春明外史》1924-1929

报人杨杏元和青楼女子梨云、才女李冬青的爱情故事,由此展开当时社会上层下层各种纷繁的生活画面。这显示是继承了《广陵潮》《战地莺花录》传统的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的体式,可上溯至清末谴责小说、狎邪小说和《儒林外史》。

武侠小说(《红杂志》1922《侦探世界》1923)

“南向北赵”——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1923、《近代侠义英雄传》1923

赵焕亭《奇侠精忠传》1923、《大侠殷一官轶事》1925、《马鹞子全传》1926

侦探小说:周瘦鹃译《福尔摩斯探案集》1916、程小青“霍桑探案”系列1914、《神农》《活尸》《新婚劫》《案中案》

历史小说:叶小凤《古戍寒笳记》1914、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1916-1926、包天笑《留芳记》1922

这些旧派小说一律显示了过渡的性质,在表达“世变”“人情”和运用小说形式方面,都显得滞后。而在发挥文化消费功能的同时,又暗暗为新文学的产生准备了一些条件。比如在作品里输入要求婚恋自主的民主思想、个性主义因素;部分地吸收外来文学技术。《玉梨魂》接受了茶花女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周瘦鹃在《礼拜六》杂志上介绍大仲马、莫泊桑、狄更斯、托尔斯泰等世界名作家的短篇小说,到1917年结集出版了《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只是这些小的变动,不足以在旧文学的基地上自发地经过调整产生出新文学。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二十到三十年代: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旧派通俗小说的批判

01、周作人《论黑幕》、鲁迅《劝告小说家勿再编黑幕小说一类函稿》《关于》、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

02、“文艺大众化”讨论: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门外杂谈》、茅盾《问题中的大众文艺》、《“连环图画小说”》-------提出运用“旧形式”和“大众语”,以便将革命文学伸向群众。

03、“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

随着新文学部分地“俗”化,通俗文学在向新文学和外国文学定型的模式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味,反过来由“俗”及“雅”。雅俗互动的过程并不平衡:通俗的“雅化”是悄然进行的;新文学争夺大众的声势在抗战以前“雷声大,雨点小”;张资平等的“俗化”受到严厉斥责,被认为是新文学的“堕落”;而当时北方的京派文学却我行我素,不受市场牵制,执着于它的纯文学化的努力。

二、张恨水的社会言情小说

张恨水(1895-1967):安徽安庆潜山市人。原名张心远,笔名出自李煜《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

1911年开始发表作品;1924年凭借九十万言的章回小说《春明外史》一举成名。张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雅俗共赏,对旧章回小说进行了革新,促进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交融。

章节目录